chrome_reader_mode参观服务信息
开放时间:

中午正常开放 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以公告为准。

参观须知:

凭有效证件于北门取票机自助取票或票务处现场取票,免费参观。 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驾驶证、老年优待证、学生证、军官证、护照、户口本、社保卡。

联系电话:

参观咨询: 0635-6066123

办公电话: 0635-6066111

馆长热线: 0635-6066106

06/27
2020
盛世阊门————运河繁荣贸易的缩影

晋代,诗人陆机路过阊门,远远望去,便被其恢宏巍峨的气势所震撼。于是整首诗篇围绕阊门展开,“吴趋自有始,请自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栾承 游极,回轩启曲阿。霭霭庆云被,泠泠祥风过。”阊门城楼巍然高耸。楼阁飞檐凌波跨城河;重重短柱上承游梁,城楼两翼回廊开展,曲檐覆盖;整个建筑高入云 端,时有和风吹过。千百年来,阊门一直是苏州的代称,也是苏州古城最具文化

06/27
2020
南仓·北仓与杨柳青

信息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朱国成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有北运河(长180公里)和南运河(长414公里,历史上曾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因隋炀帝曾乘龙舟沿永济渠抵涿郡,故南运河被称为御河),两河在三岔河口与海河沟通,流入渤海。因此海河成为连接运河航运与海运的唯一通道。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

06/27
2020
中国古代城市与水系漫谈─—以聊城古城址变迁为例

中国古代城市从选址到营建对于水系均极为重视,兴水利而避水害。聊城古城坐落于黄河下游广袤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春秋建城伊始,城址因水患屡经变迁,宋 迁于现今城址,千余年间不断修葺,一平方公里的古城作为治所沿用至今。本文通过对东昌府境内黄河变迁的研究,抓住城与水动态的发展,客观科学对城址演变的 脉络与城水关系进行分析。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灾之地或夷为平地,或孤楼斜立,而创建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位于重灾区却屹立未倒,引人深思。

06/27
2020
大运河上的“济宁烙印”

金口坝在泗、沂、府河交会处,史料记载,金口坝东西长50丈,下阔3.6丈,上阔2.8丈,高7尺。两端建“雁翅”以杀水势。南北跌水石直五尺,广40 丈,用石3万余块,木桩8万余根,石灰百万斛。坝身固之以铁扣,嵌缝拦之以糯米,成为鲁地著名的“金口玉坝”,是一座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水利枢纽,时 至今日仍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06/27
2020
山东聊城八角鼓:大运河畔失落的遗韵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八角鼓是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相传为旗人打胜仗后犒劳三军的一种说唱形式,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 名,开始盛行于北京、天津、东北各地,后又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流传于聊城、济宁等地。2008年,聊城八角鼓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宝贵而 丰富的民族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为挽救八角鼓,聊城人开始了行动。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东昌

06/27
2020
大闸口———古水工遗址会源闸

信息来源:东方圣城网 作者:孙培同在济宁太白楼南偏东方向的老运河里,有个在古代兴修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名叫会源闸、济州中闸,因施工中曾发现闸底部有古井,所以又叫天井闸,而济宁人则俗称为大闸口。会源闸是元代解决济州河水源的汇水口,在运河发展史上有过重要的作用。唐朝时期,就比较注意运河的维修和扩建,其中引水济运就是隋唐大运河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唐武德七年(6

06/27
2020
大运河的历史回音

信息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石彤 大殥京杭大运河在西方被称为“帝国运河”大运河是中国经济与文化的长廊,虽然对它的作用专家学者还有诸多争议,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大运河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格局,千百年来它就这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  运河与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联系之密切,甚至对民族性格的反映和影响,是如此值得深思。业已存在的争议,则使得大运河的历史和

06/27
2020
话说漳卫南河

信息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当您打开全国地图,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在您的眼前,您会发现,长江、黄河、淮河的主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的,而在海河流域有一条河自西南流向东北,这就是漳卫南运河。漳卫南运河位于东经112°~118°,北纬35°~39°,南与黄河、徒骇河、马颊河为邻,北与滏阳河、子牙河接壤,西靠沁河、东临渤海,是海河流域南系的一条主要排洪入海河道。漳卫南

06/27
2020
运河帆影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宋雨菲 摄影师站在今潞城镇杨坨村附近河边面西拍摄。从天津运到的大批货物在此地卸船,用草帘盖着堆放在岸上,等待向北京城内转运。同时,这里也设有渡口,一艘挤满乘客的摆渡船正驶向码头。1870年代大通桥运粮的情景。此片为玻璃底片,曾经有过修整,树的部分有笔触痕迹。1900年大运河上运送美军装备的平底帆船。庚子事变中,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用

06/27
2020
聊城三次迁徙

作者:高文秀最初的城址聊古庙 聊古庙遗址一、聊城的最初的城址聊古庙聊古庙又名“聊崮庙”是春秋至北魏聊城故城。春秋后期,今聊城一带称为“聊摄”。齐国灭聊国后,始称“聊城”,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城址在聊古庙的时间约为一千余年,距今已二千五百余年。“聊摄”二城名是为了宣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命名。聊城的“聊”最早出现在《左传》:“聊、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