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仓·北仓与杨柳青
信息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朱国成
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有北运河(长180公里)和南运河(长414公里,历史上曾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因隋炀帝曾乘龙舟沿永济渠抵涿郡,故南运河被称为御河),两河在三岔河口与海河沟通,流入渤海。因此海河成为连接运河航运与海运的唯一通道。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天津聚落与漕运关系密切,村镇呈带状分布。海河与运河沿岸的聚落密度和规模都较大,如南运河沿岸的静海、独流、唐官屯、王官屯、双塘等,都是明代漕运的码头,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北运河沿岸聚落的漕运文化特征更加突出。
“南仓”位于北辰区天穆镇,元初即为百万粮仓。“北仓”位于北辰区京津路西侧、北运河东岸,元、明时即为漕运码头和储粮地。
宣德年间(1426-1435)曾在天津设“户部分司”,以管理漕运、仓库事宜。当时天津仓廒很多,如天津卫大运仓(六廒计三十间)、天津左卫 大盈仓(九廒计四十五间)和天津右卫广备仓(七廒计三十五间)等。三仓都在天津卫城内。此外天津还设立了露屯一千四百所,河西务亦有转运仓库。永乐年间曾 有“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尹儿湾一名今已不存,其位置当在今北仓一带。
北仓是“直沽广通仓”之一。清雍正初年又修建了天津最大的皇仓——北仓廒。仓廒坐东朝西,建有仓房48座,计240间,储粮40万石,为天津最 大的传输、储存、备赈粮仓。雍正五年(1727),设有全国唯一县仓大使,首任大使王万延。乾隆十一年(1746)后,北仓大使兼西沽巡检,至清末共有 35位大使在任。
康熙元年(1662)天津钞关杨村分关在北仓设分口,是北辰境内最早的3个税务机构之一。清乾隆四年(1739)《天津府志》记有北仓建有墩 台,为天津县9个墩台之一。光绪二十九年,北仓设集,逢五逢十为集期,以粮食居首,北仓又一度成为当时的商贸物流中心。光绪三十一年,天津县设4乡,其中 北乡辖境内59村,警察所驻北仓。转年,北仓警所安装了北辰境内的第一部电话。清宣统二年(1910),北仓村东又建了北仓火车站。
由以上记载不难看出,官方在北仓注入了大量资金,促进了北仓的发展、繁荣。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北仓是因运河、因漕运而兴。
据《津门保甲图说》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8),北仓镇域境内有铺户339户、负贩191户、船户153户、傭作703户。
同一时期,同样靠运河漕运而兴的杨柳青,情况是怎样的呢?
据《天津道光保甲图说》载:杨柳青“绅衿三十二户,盐商二户,铺户三百二十九户,烟户(居民)二千七百六十六户,应役三十二户,佣作五百零六 户,负贩一百三十九户,船户四百九十四户,船伙五百二十一户,乞丐八户,僧道一十二户,共四千八百零三户。其中成年人一万六千二百七十口,儿童八千八百零 三口。共计两万五千零七十三人。”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北仓与杨柳青的情况不相上下,那么,极少,甚至没有官方投资的杨柳青是靠什么与北仓比肩的呢?
首先应该是漕运。漕运的官船多夹带民用货物,这些货物当在杨柳青码头卸货后再下卫。但这些货物应不足以成就杨柳青的繁荣,它该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运码头。要支撑这样一个码头,就需要一支相当规模的商贾队伍。
要落实这一推断,还需深入调查。
有一个情况可以提供佐证:杨柳青人的商业意识。
“临清卖苇”,“贩鱼桃花口”,“三千货郎上天山”等,杨柳青的商业文化是几代人培育的。
如果这个推断能成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运河不光支持着漕运,它的民运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它确是一条繁荣两岸的“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