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与水系漫谈─—以聊城古城址变迁为例

作者: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华

一九四七年元旦聊城解放,解放军进入聊城古楼东大街

今日聊城古楼(光岳楼)

五十年代聊城东关大街

姚汉源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中分析堰首“基本技术原理古今无根本区别”,经过二千二百五十多年的各种灾害,“它的历久不衰和它简便合理有关”2。 或许正因工具与技术的不发达,富于智慧的古人对于问题根本的把握更接近关键处,并能以最简便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如唐之前的古代木构建筑,大多构件基本以 功能性为主;而宋代以后,建筑的附加功能使构件装饰性大大加强,斗棋小而密的发展趋势便是典型代表。时至今日,不断演进的城市化进程,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更 多的自主性,但过度的开发带来的是城市与自然的背离,地下水位的降低、阶梯水库和水电站的快速递增、河流水量的降低使生命之源承受着过度的开发。水作为生 命之本,影响着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与城市的关系更是密切相关。从文明肇始的依赖崇拜,人类在大自然的灾害中历练,积累经验,崇尚着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早期城市的修筑,从选址到营建对于农业与水系均极为重视。《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在适宜之地选址建城,兴水利而避水害,为后世所尊崇。“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乘地,以地乘人,以人乘粟”

以农立国更是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与水系的密切关系。《淮南子》中对不同流域土质差异甚大进行阐述,对于城市之建设提供了因地制宜的根本。

聊城是鲁西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名东昌、博州,“东 昌肇名於汉东郡,然今之府治之地实为魏以后之平原郡,唐之博州古城坐落于黄河下游广袤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春秋建城伊始,城址屡经变迁,宋迁于现今城 址,千余年间不断修葺;一平方公里的古城作为治所沿用至建国前,今则隶属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元代所凿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明清时“漕挽之襟喉,天都之肘腋”5的聊城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交通便利,商业繁盛一时,形成湖、河、城一体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是为“江北水城”,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之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城市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亦依附于不同的河系,下文仅就黄河对聊城古城址变迁的影响展开讨论。

古聊城之水系 自鲧禹治河起,人们开始了对河水的利用和治理。“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兴平地”,是以流经华北平原时在大邳“遁酾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洚水至於大陆,播为九河”。聊城自古隶属于黄河流域,东昌府内河道多有变迁,或因河水泛滥改道,或为泄洪排水开挖。民国以前府境主要有南北滚动的黄河及其支流徒骇河、马颊河8、郭水,排涝河道有赵王河、羊角河、湄河、小湄河等。 夏禹所开二渠,“孟康日,二渠其一出贝邱西南南折,其一则漯川也。河自王莽时遂空,唯用漯耳”,大禹疏浚洛川向东分洪,流经聊城,对此方地形产生重要影响。黄河主流自东周定王五年在宿胥口南决,东行漯川改道而行,第一次流经东昌境内,之后多次经漯东行,直至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间断性行漯近一千六百五十余年。后在高唐以下的黄河与商河之间开挖“土河”(俗名大土河)对行漯的黄河分流泄洪。金元至明中期,黄河水道常数道并行,其东流则南北摆动频繁,直至万历初年,“南合于淮,去郡始远”,漯川故道经修整与下游土河贯通,成为徒骇河主流。黄河流经东昌的两千多年间,主流曾七次流经东昌府,二十七次河堤决口患及聊城古城,对城市的兴衰发展与迁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聊城古城三迁而遗存四个城址,分别是春秋时期齐始创之聊邑故城,北魏王城,后晋巢陵故城和宋孝武渡古城(今址)。

聊邑故城─—“聊古庙”城址

“春秋昭公二十年(前522年),晏子日聊摄以东……”聊邑始现于史乘。此时聊城本齐西界聊摄地,地处齐燕戎战之地,齐筑城屯兵抵御燕军入侵。秦汉沿袭,置聊城县,沿用治所,三国时 “魏太和元年(227年),聊城为县王国,正始五年复故(245年)”,此时治所仍在聊古庙,至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成为平原郡治,直到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移县治到平原镇,治所在聊古庙持续约一千二百余年。

《水经注》对(聊古庙)故城之形态描述如下,“漯水又北经聊城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鲁仲连所谓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者也。”故城仅设南门可推测其规模较小,但城市防御性很强,为套城结构,大城套金城,引漯水在城外形成护城河,且城壕较宽足以行舟。建城的军事目的极为明确,为战而备,屯兵守资,城虽小,却是 “城”“池”二者兼具。 聊城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位于今阎寺镇东南聊古庙遗址,西新河西岸。前602年黄河改道行漯,之后近七百年虽四次改道,但与聊古庙故城相对位置未变,黄河流经府境西北,沿城由西转北东流入海,聊邑故城位于河之东南。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黄河第五次改道,黄河流经东昌南部、东部达八百八十六年。

北魏“王城” (待考-高注)

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于聊城县东四十里筑城,置平原镇”,安平王镇守平原,因而又名王城。“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罢镇,移平原郡来治,并移聊城县治此。

孝昌中,于故城析置西聊县……齐周因之。”《东昌府志》曾载:“隋开皇三年(582年)废郡,十六年(596年)又于王城置博州,大业二年(606年)废。”

五代时聊城隶属于后晋,“古博州在今府东:十五里,晋开运二年(945年)河决城圮。”由此,县治在王城的时间为四百四十六年,迁址王城是聊城唯一一次不是因河患而徙。

关于王城的位置,《续考古录》中有二,泰常七年的“县东四十里”,此“县”应为迁至王城前的聊古庙;“后魏聊城县故城在东北二十许里”,应是相对于今址而言,又聊古庙位于今址西北十五里,所以此二位置基本一致。《东昌府志》之“今府东:十五里”,亦同,即今城东北二十余里北杨集乡境内。

张竟放先生在《聊城》中提出“王城,在今城东小店子村西南,许田庄以南”,此 址已到城东巢陵城附近,疑混淆有误。

王城为治所时,黄河位于城东南向,直至开运二年,河决博州,刺史羊使君祈告苍天,愿身代民死,投水殉难,终难改变王城之淹没。

后晋“巢陵”故城

《永乐旧志》:“晋开运二年(945年),河决,博州城圮,徙州治西南十五里日巢陵,于此立州,今治东南十五里址犹存。”

至宋淳化三年(992年)河决城毁,州治持续四十七年。巢陵故城位于今城东南十五里蒋官屯镇境内(高注:应为原许营之旧州洼,今属聊城开发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皇清聊城县舆地全图”中城东南徐田庄南有“旧州城”,即为巢陵旧址。大石槽村西,群众称其为“巢父陵”,1969年中科院专家对其进行考古挖掘,发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层,出土有汉代砖块、绳纹铜瓦片等。“府城图”上亦有“巢父遗牧”,为聊城八景之一。治所南迁巢陵十年后,河决阳谷,黄河第六次改道,流经聊城东南九十三年。

“崇武渡”古城

《山东通志》:“宋淳化三年(992年)河决巢陵,县又陷没,乃移治孝武渡西。”“熙宁三年(1070年)建城,旧筑以土。”掘土筑城,护城河与环城大堤随成,为今之聊城雏形。明洪武元年,该东昌路卫东昌府,聊城为其治所,县为府领,洪武五年(1368年)始改筑为砖城,之后明清时期多有修缮。解放战争时,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解放聊城,为免再次成为难以攻坚的堡垒,拆毁城墙,旧城则保留至今,至2008年为止有一千○十六年。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河决南乐县,黄河向东分出支河,流入唐代马颊河,宋人称此为“东流”,位于聊城古城东南。此后金元明时期河道混乱,经常数道并行,彼此迭为主次,东流则在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一带滚动,至明万历初,黄河南下泗、淮止,流经东昌五百一十三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凿会通河,南起东平、中经聊城、北至临清,成为延续至今的古运河,在城东穿流而过,与东门间近里余的地段形成繁华的东关,带动了明清时期聊城的繁荣。黄河南迁与京杭大运河交通之便利对城市的影响消长不一,使城市商业逐渐繁盛,成为华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