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通渠:渭河的平行线
广通渠是渭河南岸、基本与渭河平行的一条沟通京师与关东交通的渠道。发轫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所开“漕渠”。漕渠有大司农郑当时主持,水工徐伯督开,发卒数万人,历经三年而成。《汉书·武 帝纪》的“穿漕渠通渭”,即此。人称关中漕渠。漕渠由今陕西西安西北郊鱼王村附件引渭水东流,经临潼、渭南以北,至三河口以西汇入渭河。漕渠东汉时尚可通 航,北魏时已经无水。隋文帝
大运河的流向和水文特征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 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
清代运河河道的变迁
一、清初的河道清代运河河道,沿明之旧。康熙年间靳辅在《治河方略》卷四《漕运考》中详细叙述了清初运河的全线情况。运河各段皆有专名,如江南运河、里运河、会通河等。当时淤积最为严重的是清口至高邮运河段。清初运河河道可谓敝坏已极,虽有局部疏浚,却于大局无补。二、康熙至咸丰年间的河道康、雍、乾三朝是清代最鼎盛时期,均对大运河进行全面整治,运河河道大为改观,这主要表现在
大运河创世界运河史之最
世界上有三条著名的大运河: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大运河不论从开凿的时间、长度及水系的特点都创造了世界之最。从凿建的时间来看,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于1858年开始,1869年通航,距今只有136年;沟通太 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于1881年开凿,1914年通航,距今不过91年。大运河若从七世纪的隋代算起,至今有14个世纪;若从十三世纪的元
大运河流经城市简介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比苏伊士运河长10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运河是利用许多天然河流、湖泊开凿成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开凿于公元605年—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大运河,是中
张秋镇曾是个“大港口城市”
聊城因运河而兴盛,明清时期,聊城、临清、张秋是运河沿岸的重要商埠,曾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临”是临清,“张”是阳谷县张秋镇。“张秋”这个名字明末就有了,这个运河古镇,明清时期曾是一个很大的“港口城市”。宋元时期张秋叫景德镇“张秋镇的古建筑、古迹保存了不少,不过没人带路,可不好找。”18日,张秋镇政府文化中心站站长孙金涛带记者在张秋镇寻找隐藏在现代
2010至2011年大运河(山东省聊城市)保护和申遗工作总结
2010年是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重要一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的部署,我市大运河申遗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2010年8月初,按照国家文物局编制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要求,我市文物部门经过认真遴选,报送了66个运河遗产保护项目。 为迎接国家文物局遴选专家组的考察,我市专门抽调熟悉大运河遗产情况的专业人员,抓紧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尽可能全面、如实地向专家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3月29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原则通过,并请会商小组办公室会同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南水北调办等有关部委对其中存在争议的14段河段进一步细分)第一部分:立即列入项目一、遗产点(共65项)【北京】1、昆明湖及绣漪闸2、广源闸、高梁闸、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3、南新仓4、平津上闸【天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