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镇曾是个“大港口城市”

聊城因运河而兴盛,明清时期,聊城、临清、张秋是运河沿岸的重要商埠,曾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临”是临清,“张”是阳谷县张秋镇。“张秋”这个名字明末就有了,这个运河古镇,明清时期曾是一个很大的“港口城市”。

宋元时期张秋叫景德镇

“张秋镇的古建筑、古迹保存了不少,不过没人带路,可不好找。”18日,张秋镇政府文化中心站站长孙金涛带记者在张秋镇寻找隐藏在现代建筑中的古迹,孙金涛已经从事文化工作35年。张秋镇的大部分临街建筑已经是流行样式的楼房,行走间偶尔能看到残存的青砖建筑,似乎在细雨中向路人诉说着这个小镇曾经的辉煌过往。

孙金涛说,张秋镇宋元时期名叫景德镇,明朝弘治七年,运河决口淹没了景德镇,后来改名安平镇。“也有说张秋曾名为‘涨秋镇’,因为秋天河水容易涨,张秋镇经常受洪涝灾害。”明朝末年,河道经过治理,秋天不再洪水肆虐,涨秋镇更名为“张秋镇”。

明清时,张秋处于寿张、东阿、阳谷三县界首和会通河中段的特殊地理位置,是三县人流、物流的汇聚中心。“当时,城镇上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光茶楼就有20多家。”孙金涛说, “我光说你可能不信,不过我有证据。”孙金涛带记者来到一处青砖建筑前,能看到的青砖建筑分三部分,左右各一个单层建筑,中间一处两层青砖建筑,房顶上有杂草。

“这是陈家大院,属市级文保单位,建于清朝中期。”孙金涛说,200多年前,一位来自山西的陈姓商人爱上一位张秋姑娘,于是在张秋落户盖了这座大院。 “这曾是一处七进七出的院落,现在只剩下15间。”

武松在这里上山打虎

阳谷县张秋镇是“武松打虎的故乡”,武松打虎处位于张秋镇境内的景阳冈上,距离张秋镇驻地仅6华里。

18日,尽管当天细雨不断,但景阳冈旅游区前仍有游客进入景区观光。孙金涛说,据《阳谷县志》记载,景阳冈上草木茂盛,人烟稀少,经常有野兽出没。现在的的景阳冈已经开发成旅游区,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庙宇,俗称“武松庙”,相传始建于明代中期,后被毁。现存古庙是1958年修建的。

庙东二、三百米处,有一块刻有“武松打虎处”五个大字的墨玉色石碑。“这是宋朝的石碑,也是现存的关于武松打虎的最早期的痕迹。”孙金涛介绍,景阳冈不仅是传说中的武松打虎处,更是一处拥有5000年历史的龙山文化遗址。

“政府规划把景阳冈开发出旅游区,带人上岗考察,却挖出一些陶罐之类年代较为久远的文物。我们上报了上级文物部门。”孙金涛说,这一挖竟挖出一处龙山文化遗址。

经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冈为“龙山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从断崖观察,北冈文化层厚约2.5米,南冈约2米,还暴露有灰坑。从采集的标本看,以泥质陶为主,夹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为黑陶、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叶脉纹等。可识器形有鼎、瓮、器盖等,还采集有石镞、石凿、骨凿。197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这里设“海关”

张秋镇两半个,中间夹着运粮河。”孙金涛解释,京杭大运河从张秋镇穿古镇而过,把张秋镇分成两部分。张秋镇是京杭运河上的五商埠之一,江南与山西、陕西及山东各地的特产交流多在此转运,素有“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秋)”之称。有一段时期,从北京至杭州运输粮食和其它货物,张秋镇是从水路转陆路或者从陆路转水陆的中转站。

“张秋镇繁盛时期,相当于现在一个很大的港口城市,还设立了重要的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孙金涛说,明清时京杭大运河是重要的商贸物流河道,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明政府在张秋镇设置直辖机构工部都分水司,专门管理从天津到济宁之间的运河河道。

聊城市文化局提供的资料记载,阳谷境内的运河位于阳谷县域的东部,开凿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上接济宁的济州河,下通临清的卫河,被元世祖钦赐“会通河”。在阳谷境内,运河从张秋镇入境,北与东昌府区李海务段贯通,全长29.75公里。“因为运河水量不足,运河河道南高北低落差大,所以在张秋、阿城、七级三个码头分别建有荆门、阿城、七级上、下闸,来节制水源,调节水位,保证漕船畅通和停泊。”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说,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之前,运河宽三丈三尺,河深一丈三尺,漕运繁盛。

一个重要的拐点是公元1855年,中华母亲河黄河改道。黄河改道的冲击,造成运河堤岸损坏,河道淤塞,运河漕运开始衰败。后经长年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逐渐抬高,运河在张秋终被斩断。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接清政府诏令停运。

在大运河正常通航时期,船舶往来,商旅辐辏,给张秋带来了绵延元、明、清三代六个多世纪的兴旺与繁荣。

东昌府木版年画从这里“移民”

“东昌府区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聊城木版年画其实始于阳谷张秋镇。”孙金涛说,清朝初年,运河给张秋带来各地商贾,也招揽来山西、陕西的木版年画商客。清初,阳谷张秋开始有了3家年画店,店主分别姓闫、刘、鲁,后来,刘姓年画家族在刘振升的带领下把店面迁到东昌府清孝街。“刘振升外迁,才有了东昌府区木版年画的开始。”

现在,逢年过节时,仍能在张秋镇看到木板年画。“现在的木版年画大部分在桑营村。”孙金涛说。桑营村村民张世旺说,村里过年时,老艺人还会翻出做年画用的木板制作年画,村里人也都会买。“现在做年画的大部分姓段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