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运河的船闸
作者:高文秀
隋唐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国务院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 朝的大运河并不经过聊城,它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从涿都(今北京以西)起,经今河南浚县的黎阳仓至洛阳,又经的山阳仓 (今江苏淮安),再经江都(今扬州市)到达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区)。自金、元开始建都北京,那时京城所需粮食皆仰仗于南方、东北及河南、山东等地。金代泰 和五年(1205)修通南运河独流以北,经杨柳青入天津,使山东、河南、河北的粮食河运汇集天津转运北京。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从江苏刘家港试行海漕经天津入京成功,从此海漕开始。明朝初年海漕、河漕并举。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修建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段,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从北京到杭州缩短了900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属会通河。会通河南起今东平县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
京杭大运河从南向北穿过阳谷、聊城、临清,流经聊城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全长 97.5公里,“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古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描述,其中的“临张”即为聊城市属下的临清市和阳谷县张秋镇。
自元朝开挖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以来,元、明、清(1855年以前)三代,并不存在“京杭大运河穿黄”问题。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当时是大清河,是一条平原河道,与京杭大运河处在同样的海拔高度。两河是平交的。船舶可自由的通过大清河或大运河,在两河间随意行驶而无任何阻碍。
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清咸丰五年六月,即1855年6月,黄河于河南兰考钢瓦厢决口改道北流,于张秋之南汇流,穿过运河,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直到今天的河道。此次黄河决口,造成了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的河道淤塞,聊城失去了运河航运的方便。形成直到今天的河道。
由于黄河改道的冲击,造成运河堤岸损坏,河道淤塞,运河漕运开始衰败。后经长年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逐渐抬高,运河在张秋终被斩断,并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接清政府诏令停运。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其它线段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为元代所开凿的会通河,为了节制水源,便于船舶通行,会通河上建有大量的船闸,因此也被称为“闸河”。
至今,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上仍然保存着周店船闸、张秋上下闸(即荆门上下闸)、辛闸、梁乡闸、土闸、戴闸、临清二闸等船闸及其它大量的码头、桥梁等水利设施,较好的保持了“闸河”的原貌。
阳谷境内的运河
在阳谷境内,运河经张秋镇入境,北与聊城市东昌府区李海务段贯通,全长29.75公里。因运河水量不足,运河河道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所以在张秋、阿城、七级三个码头分别建有荆门、阿城、七级上、下闸,以节制水源,调节水位,保证漕船畅通和停泊。其通航功能的强盛始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时河宽三丈三尺,河深一丈三尺。
后为调节运河水位,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明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徐有贞主持开挖了广济渠(今金堤河张秋至濮阳段),引黄河与沁河水入运河,在张秋建通源闸以节渲。
京杭大运河催生了历史上张秋、阿城、七级三座璀璨明珠般的运河名镇。张秋、阿城、七级分别是始建于五代、春秋、和唐代的古镇。
张秋镇荆门上闸
上闸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原名荆门镇上闸,运河建闸时置。据《阳谷县志》记载:荆门上下闸,在阳谷东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 运河流向为南北方向,南为下,北为上,因此闸居南,故更村名为荆门上闸,后简称上闸。
张秋镇荆门下闸
下闸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北六公里。原名荆门镇下闸,运河建闸时置。据《阳谷县志》记载:荆门上下闸,在阳谷东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运河流向为南北方向,南为下,北为上,因此闸居北,故更村名为荆门下闸,后简称下闸。
阳谷县阿城闸
阳谷县阿城春秋时称为“柯”,处齐国西部边境,因地近泽,故名。古时“柯”、“阿”二字通假,故亦称“阿”。
汉朝在此设东阿县,南北朝时东阿县治东迁。此地仍称阿城,置阳谷县,阿城属之。隋朝阿城镇叠路头村附近原为阳谷县城所在地。
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遭黄河水患而迁离。元朝开“会通河”,穿阿城镇而过,并设阿城上、下二闸,委闸官驻镇专司河水蓄、泄事宜。阿城上闸位于上闸村,保存尚好。阿城下闸已经毁坏殆尽。清朝时期,阳谷县丞驻阿城镇开衙理事,称“县二堂”。
阳谷七级闸
自聊城向南二十余公里的七级古镇横跨古运河两岸,元代所开的会通河穿镇而过,渡口码头处建有七级台阶,故名“七级”。
七级镇现还存有运河七级古闸之遗址,其北闸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 南北长约近百米,东西宽约八十米,而今日所见石桥乃为此闸改建所成,雁翅中部隐约所见“祟祯節孝”碑刻,不知何处墓表砌筑于此,桥头今存石雕镇水兽八夏 (八夏两字均为虫字旁),形制古拙,昔年船缆栓磨痕迹清晰尚存。七级古闸为当年运河上重要水利设施,其设计坚固合理,施工精细,是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运河 古镇形成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聊城周店闸
从阳谷七级镇,沿聊位路北行六公里即是周家店,也称周店,现在是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
运河上的好多船闸都由南闸、北闸和月河组成,目前周店闸的这三部分保留得都比较完整,这在运河故道上并不多见。
在周店闸的北闸上,桥南侧则是闸门开启的地方,这里保留有条石砌筑的闸槽、铸铁搅磨等。2006年周店闸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闸南北长约20米,闸口宽约8米,闸口两边各用方石筑就,各向外伸出约10米,闸高因为河道淤积已经不可 测。闸口内原有两扇闸门,门关闭时呈八字形,以利于挡水。闸门上设有两扇方形小门,叫蝴蝶门,小门用绳索加以控制。闸门内侧设有石砌凹槽,凹槽上有铸铁搅 磨,搅磨下部装有铁齿轮。经过岁月的侵蚀,铸铁搅磨已经有了斑斑锈迹,但仍然完好无损,挺立在闸上,似乎讲述着运河航运的故事。“铁齿轮与凹槽底部方杠相 连,使用时即可推动搅磨而带动齿轮,再以齿轮拨动木杠,或外推、或内拉,以达到闸门启闭之目的。
看完北闸,沿河底穿过一片庄稼地和树林即是南闸,其规模与形制大致与北闸相同,只是闸门开启方向相反,一块方形石头上有阴刻“周家店船闸”字样,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山东省水利厅长张鸿烈题的字。
南北两闸之间的河道东岸,曾设有三个码头,码头台阶均是方石砌成,当年运河通航时,多在此装卸货物。
周家店月河
南闸南侧,运河向西有一个分支,然后再向北转东,形成一个圆弧状,最后在北闸北部并入运河主道,这就是“月河”的大致轮廓。
“月河”河道很宽,保留比较完整,河道里侧的灰砖、青石砌成的沿清晰可见。沿河道北行,一座台阶呈现在面前,规则有致。
继续前行,月河涵洞则拦住了去路,涵洞下的河道现在是菜地,涵洞上方则变身桥梁,此处是圆弧的最西端,距离主河道最远,约60米。
涵洞洞口已经被淤泥堵死,不过张鸿烈题写的“月河涵洞”字刻非常清晰。“以前,涵洞下的水孔都有门,可开可闭,以控制水流,这也是月河的主要功能。”
在运河的河道上有大大小小几十座船闸,用于控制水的落差。例如,船向北行,停在南北船闸之间,然后关闭南闸,开启北闸泄流,然后船只顺流而过。船向南行,亦然。由于船闸阻碍水流,洪水来临的时候会产生危险,月河的主要功能是泄流。
周家店船闸还有记事碑刻三通─—大清乾隆四十七年的通济桥碑记和重修周家店闸悬桥碑记,另一通内容无法考证。从碑文记载可知,周店闸建于元朝大德四年(1300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加固船闸、局部维修,从而才有了张鸿烈的题字。
李海务闸
李海务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凤凰街道办事处。
通济闸
聊城东关的闸口名曰“通济闸”,闸上有桥,俗称“闸口桥”。解放前,运河尚能通航时,“通济闸”的闸板可以提升,使桥下之船只通过。这一段运河属会通河。
辛辛闸位于聊城市城北嘉明工业园处的古运河畔。辛闸村(今属东昌府区北城办事处)的古船闸是聊城境内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船闸之一。
辛闸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建国后,1951年重新治理张秋镇至临清河段,张秋泄水闸,还维修了周家店船闸和辛闸、梁乡闸、土闸等六座桥梁,以及土闸北右岸三孔泄水闸。境内河口宽34米,深4米左右,保持水深1至2米,汛期3米。有木船106只,担负着聊城的煤炭及南北物资运输。
梁乡闸
梁乡闸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中部偏南古运河道上。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征集民夫16万人,开挖南自济宁,北至临清192.5公里的元人故道,同年(明·永乐九年)建永通闸(辛闸)、梁乡闸和土闸。
梁乡闸南北约20米,高约5米,由18层石头砌成,目前可见者9层,巨石由梁山运来。解放后,因修建其它桥用料,此闸而被破坏。据居住在运河边的张艳良老人回忆,解放前运河常有拉纤的大船经过,主要是运煤和竹竿等,解放后则长跑“小火轮”,以运煤居多。
梁水镇土闸
土闸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古运河道上。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开挖,建造了31座船闸,土闸就是其中之一。土闸始建于明朝1411年(明·永乐九年),原名“土桥闸”,东西长约1米,闸高4.2米,淤泥之下尚有约1.5米,桥面在八十年代末毁,现存有古石砌闸根。
通济桥闸
据记载,元代开挖会通河时,在今闸口处建造“通济桥”,是古城所知最早的桥。闸口以南800米处,古运河西岸,则是崇武驿码头,俗称“大码头”。由此南望,舳舻相连,帆樯如林,被列为聊城八景之一,称为“崇武连樯”。
戴家湾闸
临清戴家湾闸在戴湾乡,戴家湾闸始建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
临清闸
临清闸始建于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在鳌头矶东,明代万历年间闸废,改建为问津桥。
【注】在我国古代,镇水兽是较常见的,人们除了把它当作一种装饰外,也有防止水患、避免水害的意思。
八夏是镇水兽的一种,传说八夏是龙子之一,性喜水,能消水灾,降祥瑞。在北京的什刹海的后门桥桥下就有它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龙爪中抓着两团水花,细看其龙头却有几分狮虎相,龙身很短,带龙鳞的尾巴也很像虎尾,整个形象乍看就像只大老虎。它趴在河沿边的石块上,歪着头看侧下方的龙珠和玩伴,一反龙高高在上、威猛唬人的样子,显得憨态可掬,顽皮淘气,十分可爱。
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1447至1516):“朕闻龙生九子,九子是何等名目?”李东 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向几名同僚询问,吏部员外郎刘绩回答:“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他们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 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八夏(都是虫字旁)、嘲风、睚眦、赑屃繁体字是贔屭(音:毕戏)、叔图(叔是虫字旁)、螭吻(螭音:chī)、蒲牢、 狻猊、(音:酸泥suān ní)、囚牛。
在我国古代,镇水兽是较常见的,人们除了把它当作一种装饰外,也有防止水患、避免水害的意思。
八夏是镇水兽的一种,传说八夏是龙子之一,性喜水,能消水灾,降祥瑞。在北京的什刹海的后门桥桥下就有它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龙爪中抓着两团 水花,细看其龙头却有几分狮虎相,龙身很短,带龙鳞的尾巴也很像虎尾,整个形象乍看就像只大老虎。它趴在河沿边的石块上,歪着头看侧下方的龙珠和玩伴,一 反龙高高在上、威猛唬人的样子,显得憨态可掬,顽皮淘气,十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