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运河
access_time 2011-09-03
remove_red_eye 7984
来源:《京杭大运河漕运研究》
一、曹魏对运河的开凿
从建安七年(202)起,曹魏政权在华北平原上陆续开凿了六条主要的运河。
1 睢阳渠(今河南商丘)为曹操在建安七年正月所开,大约从河南浚仪到官渡的一段。
2 白沟,又叫宿胥渎。
3 平虏渠。
4 泉州渠。
5 新河。
6 利漕渠。
7 其他运渠的开凿。为便利军事运输,曹操还开凿了白马渠和鲁口渠。
自建安七年起,曹操修建的一系列河渠工程,使海河水系在中国历史上宣告形成。
二、东吴对运河的开凿
孙吴政权活动在江苏南部一带,对江南运河进行了整治。245年,修建了一条连通江南运河与秦淮运河的破冈渎,长约40公里。东吴还在建业城修筑了青溪,全长10余里;同时又开潮沟,连接青溪与长江。又在建业城的西南开凿了运渎,此渎使得秦淮河直通仓城。
三、两晋南北朝对运河的开凿
这一时期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开凿了一系列的漕运通道。
首先是徒阳河。它是作为江南运河一部分的丹徒与云阳江的运河。
然后是对邗沟的改造。开通了仪征运河、樊良湖与津湖运渠,在运河上还修筑了许多堤堰。
对泗水水道进行了修治。
此外,还在彭城之北的泗水开凿了人工渠,使之与汶水、济水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