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开凿的运河
access_time 2011-09-03
remove_red_eye 10293
来源:《京杭大运河漕运研究》
一、漕渠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派官兵数十万人开凿关中漕渠。这条新渠的路线是从长安城西北出发引渭水东流,全长三百余里,每年漕运量达四百万石以上。
二、阳渠
阳渠是东汉为解决雒阳供水及联系黄河、洛水的水源问题于建武二十四年(48年)在雒阳城西开凿的运渠。这使得山东漕船可以由黄河进入济水,经阳渠直接到达都城。
三、茱萸湾
西汉吴王刘濞在坐镇广陵之时,开挖了一条著名的“茱萸湾”运道,使江淮水道与东边的产盐区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重要的运盐通道,促进了江淮盐业的发展。也有资料认为这条运河是邗沟东支,或称邗沟,大概是今天“通扬运河”的前身。
四、荣阳漕渠
袁帝建平年间,又开凿了荣阳漕渠,它从荣阳接通黄河水而出。这条漕渠的开凿,加强了中原与东南的联系,使洛阳等大城市通过淮水、邗沟和江南地区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