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县官与野医

清乾隆年间,有个姓郑的知县,到鲁西某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城乡、镇甸、集市显眼的地方张贴告示。其内容是:凡本县的行医者,必须在一个月内到县衙登记,经考核合格,并有固定的行医场所,由县衙发放统一的行医执照方可行医。严禁无执照的野医走街串巷,坑害患者。如有违者,严加处罚。

知县还请了几位本县德高望重,医道高明的老中医为考官,负责对每位行医者进行考核。

郑县令为何一上任便发布告示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在他未被任命知县的前两年,家中妻子犯有头痛病,经本地多位医生医治无效。

一日在他家门口遇到一位走街串巷的医生,说自己能包治百病,便把他请到家中。医生诊脉后说,“你夫人是因气血瘀阻,造成的常年头疼,我有专治此病的良方”。于是他便掏出十粒药丸,并说每天用温开水口服两粒,五天即可痊愈。医生收了不菲的药费便匆匆离去。妻子服药五天,病情反倒加重,第六天夜里便一命呜呼了。郑先生虽悲痛万分,但也无法找到那位野医,从此他对野医恨之入骨。

一个月后,知县身着便装到城区巡视,一是为体察市情民意,二是看看是否还有野医在集市上游走。因是盛夏,跟一衙役举一天蓝色雨伞为老爷遮阳。这天正逢县城大集,街上人头攒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店铺、小摊、小贩还算井井有条。

二人来到东关大街,忽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身背一小箱,知县怀疑此人是江湖野医,便令衙役喊过来问话:“你身背一小箱,是行医的先生吧?”这人本是江湖野医,知道县衙张贴的告示。一看问话人,穿着整洁,容貌不俗,又有一随从为其打伞遮阳,便知定是官府中人。他怕暴露身份,于是答道:“我是乡间一私塾,箱子里装的全是书籍,并非医生。”

知县说:“你既是私塾先生,当会吟诗作对,我出一上联:七品天蓝伞。 请你对上下联?”野医脱口答道:“六味地黄丸”。知县问:“你不是医生为何以药名相对?”野医答:“我用药名对伞名,数字对数字,颜色对颜色,有何不妥?”知县点头认可。

知县转身看到一位卖花的老翁正在街旁叫卖,随即又出一联请野医答对:“园中春兰秋菊。”野医答道:“架上冬虫夏草。”知县说:“你为何又以药名相对?”野医说:“你联里有春秋,我对以冬夏,花名对药名,时令对时令,不正好合为四季吗?”知县又点头认可。

这时对面有一少妇扶一病态老汉走过来,只见那少妇长得年轻貌美,不知是闺女还是儿媳?知县遂出一联:“这少妇唇红齿白,却有三从四德。”野医略加思索,用手一指:“那老头面黄肌瘦,定是五痨七伤。”这时知县大声喝道:“你既知药名,还能观颜断病,定是野医!”遂令衙役把他拿下,当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药丸和药面。

野医被带到县衙,按无照的江湖野医,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