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南旺:与都江堰齐名的分水枢纽(二)

“江北小苏州”成民间娱乐场

  “可惜的是,在运河沿岸竹竿巷一带的老商业区,2000年左右拆迁改造,现在全部都是仿古新建筑,味道完全不对了。运河总督衙门下设的很多分支 机构,也都没有了。”吴东顺爱好史地民俗,这几年他开始关注自己街区的前世今生。新修好的运河风光带,杨柳垂岸,到了春天,隐约有江南气息,现在已成了济 宁市民的休闲健身场所。

  河南豫剧是休闲娱乐的主角,有人打扮隆重,有人插科打诨,有伴奏有围观有掌声,从早上一直唱到要做午饭时收场。另外一个人气很高的节目是“拉呱 新闻八卦”,主持人吴大爷会上网,浏览网上的各种新闻,然后经过自己组织梳理,用济宁话讲出来,从中日关系问题到近期蔬菜价格走高,内容包罗万象,里外三 层的观众都是老爷们,说到高潮处,周围响起一阵笑:“哟,腻说腻(你说你)……”

济宁紧邻古运河的市中心一带风光旖旎,宛若江南,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朱承山勉强一笑:“市中心一带是‘江北小苏州’,济宁本身可是‘运河之都’啊。” 由于济宁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成了“控引江淮漕运咽喉”、沟通南北水 路的大码头。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通过济宁运往京都的“漕运三千艘,役夫万二千人,初江淮岁转漕米百万石于京师”。河上 帆樯往来繁忙,河岸两旁货物堆积如山。城里城外出现了很多商铺作坊,还成为江南的竹器、瓷器,北方的皮毛和周围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前,文天祥在《过济州》中说:“路上无行人,烟波渺萧瑟”、“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元朝时开运河,到了马可波罗笔下,他 赞美“济宁,这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城的南端有一条很深的大河(运河)经过”,“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 敢相信……河中航行的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