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入钱江 船从岸上走
现在的船只,如果从钱塘江进入运河,或者从运河到钱塘江,都要通过三堡船闸,用的是机械闸,不用人力。
如果时光倒溯100多年前,在那个人力和畜力的时代,船只要翻过高大的水坝,先人们只能靠人力和牛,将船拉过闸口。
时过境迁,当年船只怎样过闸口,现代人已经很难想象。2005年,杭州市档案馆历时两年,从外文书籍中一张张搜集来的老照片,整理出版了《近代杭州图集》,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年代杭州人的部分生活场景。
1891年左右清朝光绪年间 船过运河渡口靠人力畜力
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当时在我们交通路网中的地位,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高速公路,大运河就是沟通南北的水路高速公路,船只来往穿梭,非常繁忙。
钱塘江常年水位4米左右,而运河常年水位只有1.36米,常年落差2米多高。这个落差,导致船要从钱塘江到运河,或者从运河到钱塘江,就不那么容易了。
怎样防止内河水入江,先人们老早就想出了建水坝的办法。而船只在高低不同的江河间通行,就要翻坝。以前翻坝要靠人力,于是在水坝这里就有了“拔坝工”,有了渡口。
在《近代杭州图集》中,就有三张运河渡口的老照片。这三张照片,最早一张摄于1891年前,也就是清朝光绪年间。这是杭州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运河渡口的照片,由老外拍摄。
杭州市档案馆编研处方健处长介绍,这些照片是他们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图书馆,在外文书籍中找到。因为照片不是出自于专门的图片书籍,所以只有 大致的图片拍摄时间,没有详细的图片内容文字介绍。而且,图片实际拍摄的是当时杭州的什么位置,也只能根据图片上的内容,结合杭州历史地图和目前的地理分 布进行推测。
比如拍摄于1891年前的运河渡口。从照片上看,这个水坝很高,而城区内的水坝,不会有这么高的落差,所以可以初步判断,这是运河和钱塘江之间 的渡口。而正在翻坝的这艘船,用了五六头牛和人一起拉,看来吨位也比较重;船旁边站了不少人,这些人应该是坐船的人。而摄于1895年前的这张运河渡口老 照片,可能就是船翻过了坝,从运河进入钱塘江的场景。
运河公园雕塑“坝子铃声” 重现百年前拖船过坝场景
方处长说,从杭州的老地图上看,当时的杭州,运河和钱塘江之间,有两个闸口,一个叫龙口闸,也就是现在的钱塘江边的南星桥闸口一带;另一个是闸口大桥。
不过,方处长认为,也不排除这几张照片是运河和杭州内河之间渡口照片的可能。因为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杭州的八字桥(在如今艮山门一带),东河和运河之间,也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渡口,可以渡船。这个渡口,在如今艮山门运河公园那里。
据方处长介绍,运河公园雕塑里有一组“坝子铃声”的雕塑,就是受到这几张照片的启发而创作的。
沈半路善贤坝石碑有图可看 碑上刻有1927年的拖船场景
其实,运河和杭州内河之间,也有很多水坝。
这从杭州的地名就能看得到,比如善贤坝、皋亭坝、石灰坝、德胜坝等,这些地名的由来,也是因筑坝挡水而得名。比如上塘河和运河之间,因为上塘河 水位比运河水位高出一米多,所以就会在两条河之间修一道拦河坝。而船只翻坝,也是靠人力:两岸安装有人力绞车,用粗麻绳拴住船头,两边各用6-10人(视 船只大小),用力旋转绞车,将船只硬生生拖过坝。
船只在运河和内河之间翻坝的场景,杭州目前有一个地方,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沈半路旁边的善贤坝。
去年9月,杭州拱墅区启动了保护十大文化遗存等的“三个十”工程,善贤坝遗址就是其中之一。在善贤坝遗址碑,设计师找来了一张1927年拍的老照片,并把它印在遗址碑的碑文正面。
从这张照片上看,当时船只从上塘河进入运河,或者从运河进入上塘河,都要在善贤坝停下,坝上两边6—8名拔坝工,用手中带有铁钩的拔杆,扎牢船帮,喊着号子拉船只上坝。
泥筑水坝变钢筋混凝土结构 依靠人力畜力的年代已远去
后来,随着交通运输中“水路”变“陆路”、“船”变“车”的变化,以泥筑就的水坝减少了,保留下来的重要水坝,也渐渐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比如,在上塘河与钱塘江之间,有七堡船闸。这个船闸主要是利用钱塘江和上塘河的水位落差,引钱塘江水补充运河和内河水源,主要是水利闸;在运河 与钱塘江之间有三堡船闸,这个是通航闸,1989年初通航,可通航300吨级的大船;在运河和钱塘江之间,有萧山的江边船闸、萧山义桥的新坝船闸。
另外,在东苕溪和运河之间,余杭奉口村,还有一个上牵埠船闸,可通100吨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