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帆影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宋雨菲
摄影师站在今潞城镇杨坨村附近河边面西拍摄。从天津运到的大批货物在此地卸船,用草帘盖着堆放在岸上,等待向北京城内转运。同时,这里也设有渡口,一艘挤满乘客的摆渡船正驶向码头。
1870年代大通桥运粮的情景。此片为玻璃底片,曾经有过修整,树的部分有笔触痕迹。
1900年大运河上运送美军装备的平底帆船。庚子事变中,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用平底帆船搭载辎重,沿大运河向北京进发。
詹姆斯·利卡尔顿摄
本片摄于20世纪30年代,通州附近的大运河河面宽阔,河水漫散很浅,一艘货船满载货物正从天津方向驶往通州。因迎风行驶,故落下高帆,由数名船夫用篙撑进。
当年沿运河进入京城地界看到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大运河边的通州燃灯塔。费利茨·比托摄
通惠河上的摆渡船。
日前,中国35座城市联合申报的“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项目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范围,明年将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大运河的北起点,北京是联合为大运河申遗的城市之一。
现在的大运河之于北京,早已没有了运输的意义,成了一条排水河道。绿树掩映、水波粼粼之中,大运河风景独具,而曾经“万舟骈集”的繁华胜景,只能在历史旧影中追忆。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朝,运河最北端的涿郡就是现在的北京。不过,那时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元定都大都,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代的大运河可以直抵大都城,它的北起点是什刹海。江南漕粮可北至通州,再由坝河或通惠河运抵大都城中。自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直通什刹海开始, 至公元1432年,通惠河城区段停航,什刹海作为大运河漕运终点码头的历史共延续了139年。漫长岁月为什刹海遗留下大大小小、不胜枚举的文物古迹。眼 下,它们正在逐步被挖掘、修缮、利用。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方终点的什刹海,正在结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启动大运河北端海潮庵、什刹海寺等文物 建筑的腾退和保护利用。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之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扩建了北京城。因为筑起 了高大的城墙,北京城内的水系不再通航,大运河的北起点就挪到了通惠河的大通桥(今东便门)。南方运来的漕粮到达通州后,一部分由通惠河继续走水路进城, 另一部分则运到岸上,存放于京城和通州的漕仓之中。
清朝国力鼎盛时期,也是大运河最为繁华的时期。现在京城中仍在沿用的海运仓、北新 仓等地名,就是当年为大运河漕运而建的漕仓。清中期有皇家粮仓13仓,其中城内7仓城外6仓,专供八旗三营和文武四品以下官俸禄米及军马豆料等。据记载, 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万舟骈集”,场面极为壮观。
时人有诗云:运河遗迹何处寻,一支塔影认通州。据说当年的船工,一路沿运河运货载客非常辛苦,而只要远远看到夕阳下一座高大的塔影,就知道辛苦的旅程即将结束,通州就在前方。
正是在这一时期,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节团访华,他们乘船顺着运河到达通州。那时的通州是运河上最繁忙的码头,马戛尔尼在回忆录中写道:“……(通 州)工商业显得非常兴旺,表现出来是一个为首都服务的城市。商店铺面都上了五颜六色的漆,有的甚至涂金,悬挂着很长的招牌来吸引顾客。”
顺着大运河来到北京的马戛尔尼没能敲开中国的大门,觐见乾隆皇帝时还发生了要不要行叩拜大礼的争议。不久后,马戛尔尼使团被礼送出境。他们又顺着大运河离开北京,一路南下,最后从广州乘船返回了英国。
大运河在中国内陆贯通南北,清王朝也只专注、自满于广袤的内陆领土,对外闭关锁国。几十年之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从海上打破了“老大帝国”的门户。
清中后期,内政腐败,战火连绵,大运河连年失修,河道浅阻,难以通航,运抵通州的漕粮数目逐渐减少。而同一时期,铁路、公路运输飞快发展起来,大运河的 航运功能越发式微。特别是京津铁路通车后,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北京段运河漕运功能彻底停止,昔日的繁盛景象已渐渐走进历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