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黄运关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邹逸麟

我国历史上有两条历代王朝特别关注的河流,一条是黄河,一条是运河。

古代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疏松而肥沃,适宜先民们的生存和发展,于是成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由此孕育成长。黄河发源于青海 高原,中游流经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疏松,易于侵蚀,每年夏秋洪水时节,从中游冲刷下来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河道,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就要决溢 泛滥,决出的洪水和泥沙就漫溢于河道两岸平原。远古时代,平原上人口稀少,且择高地居住,洪水和泥沙,不仅没有祸及人们,反而给土地带来一层肥料,有益于 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滋长,聚落增多,农田大量开辟,洪水开始威胁到两岸人民的生命和农田的安全,人们开始注意对洪水的防范。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的 战国中期,人们在黄河下游两岸修了堤防。堤防的修筑,当然可以防止洪水的侵袭,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负面影响,就是由于泥沙不再旁泄,全部停滞堆积在下游河 床里,河床就迅速抬高成地上河,每逢洪水到来时,就要决堤泛滥,或改道成灾。据粗略统计,三千余年里,见于文献记载的黄河决徙就有1500余次之多,大的改道有十余次,给黄淮海平原造成严重灾害。秦汉以来,治理黄河一直是各个王朝水利建设方面的头等大事,但是黄河治理不易,虽然用功不少,但河患仍然历代不息。治黄成了历代王朝的一块心病。

另一条是运河。运河的开凿,在我国起源很早,春秋时代吴楚等国就有开凿运河的举措。不过那时的运河大多是为了临时军事目的所开,事后也未加维护,所以影 响不大。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历代王朝建都选择的首要条件,是形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而并非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即便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首 都为皇室、贵族、官吏、军队集中之地,经济再发达,也不能满足庞大的开支和需求。因此每年要从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水运将中央王朝所需要的粮食和各种物资 输送过来,历史上称为漕运。由于天然河流的流向不一定符合漕运路线的需要,于是就有了运河的开凿。历史上著名的有战国秦汉时代沟通河淮的鸿沟水系和沟通江 淮的邗沟运河,隋唐时代沟通海、河、淮、江、钱塘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和元明清的京杭大运河。

黄河河道自中游潼关以下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而运河往往是南北流的,必定会与黄河相交会。于是历史上黄、运之间就产生了长期割舍不开的关系。

关系之一:

运 河的水源取之于黄河。开凿运河除了开挖河道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水源。漕运船只每艘要装数百石粮食,吃水较深,运河没有充足的水源,便无法载运。在黄河流域 只有黄河是流量最丰沛的河流,因此这一流域的运河的水源,往往取之于黄河。如战国秦汉时代的鸿沟运河、隋唐宋时代的汴河即通济渠,均以黄河为水源。利用黄 河为水源的缺点很多:第一,黄河水量随季节而变,春冬水枯,夏秋水涨,而每年漕粮起运正值枯水季节,为了使运河有足够水量以通运,需在运河两岸限制农业用 水,修筑水库,以备调节;第二,黄河含沙量高,引以为源的运河同样引来许多泥沙,使运河需要年年疏浚,并且河床也不断抬高,需筑堤以防决溢,日久运河也成 了地上河;第三,黄河河道由于含沙量高,河槽年年摆动不定,运河引水口需年年改建,工程浩大,所费不赀。然而舍开黄河还有什么河流能提供如此丰沛的水源 呢?北宋中期元丰年间,汴河曾一度想避开黄河,改引洛河为源,结果以失败告终。因此,从战国中期开凿鸿沟运河直到隋唐北宋的汴河,一千多年来河淮之间的运 河,都是黄河为水源的。

关系之二:

运 河利用黄河河道为运道,黄运合一。金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改由东南夺淮入海。元代开凿贯通东部平原的京杭大运河时,从淮安至徐州一段即利用黄河河道为运 道。一则因为这段黄河河道正与漕运路线相合,黄河深广,正可利用以为运道,不必另开新河;二则黄运合一,治黄即治运,可减少工程费用。但是利用这一段黄河 河道作为运道弊端也很多:第一,黄河含沙量高,河床内沙洲密布,且一场洪水一个变化,航道极不稳定,给漕运带了很大困难;第二,黄河流量丰枯变化大,春上 起运途经这段河道时,往往因水枯而搁浅;第三,徐州以下河道中巨石林立,漕船经此,往往有覆舟之患,虽经多次焚凿,效果甚微。

关系之三:

黄河决溢,侵犯运河。历史上黄河以善决、善徙而著称。下游河道无论北决或南决,都会侵犯运河河道。西汉末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于河、济之间六十余年,原 先运河水系的汴、济诸河河道、水门均遭摧毁。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之后,才恢复旧观。宋代河患严重,其北岸的永济渠,南岸的汴河,都屡遭湮没。宋室南渡 后,汴河因得不到及时疏浚和修治,很快淤为平陆。元代京杭大运河山东会通河段也不时受到黄河决溢的冲溃。明时徐州以上黄河发生北决时,必定冲毁会通河,夺 河东流,致使运河中断;黄河南决,则会威胁到凤阳皇陵和泗州长祖陵的安全。所以明清两代治河的基本方针是将黄河下游河道固定在徐淮一线上。晚清咸丰五年黄 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东北冲向会通河,夺大清河入海,运河阻断。时届太平军战争时期,清廷无暇顾及治河,另外,自道光以来部分漕粮已改海运。不久后漕粮改 折,漕运停罢,运河即告淤废。

黄河中下游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代王朝治河是为了避灾,稳定社会;漕运是历代王朝赖以生存的命脉,治运是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因此,这两条河流的治理成为历代王朝最关心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唯一由中央王朝直接主持的水利工程。

明 清时期,治理河运的思想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前中期主要方针是在黄河北岸筑堤,以防北决,固定下游黄运合一的河道。但是所筑之堤均为沙土,仍易为洪水冲 溃,成效不大。中后期采取避黄之策,即改筑运河河道,以避开黄河,如嘉靖年间开南阳运河,万历年间开泇河,康熙年间开中河,前后一百余年,都是为了避开徐 州至淮安间黄河段,使运河有自己的河道,不再利用黄河作运道。但是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一则离开了黄河,运河的水量往往不足;二则虽然开了新道,但与黄河 仍近在咫尺,如中河与黄河仅一堤之隔,仍不免受黄河之患。综观历史上黄运关系,可以说既是亲家,又是冤家。运河离不开黄河,但最终也为黄河所毁。这在传统 社会的经济社会格局中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2月10日。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