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沁墨染,木竹生香”研学活动圆满成功

7月25日下午三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假期里的孩子们开启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在博物馆二楼的研学教室,26个孩子一名讲解老师就开始了一场以简牍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是纸张发明之前,最早的一种专用的且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书写材料。与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一同被列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简牍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两个小时的活动,通过对简牍的理论知识梳理,让孩子们深入的了解了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简牍的概念、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对现今社会的意义。同时讲解老师还精心整理了日常生活、学习中和简牍相关的拓展知识。简牍的书写和现代书写形式的不同、由简牍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衍生出来的词语,如“刀笔小吏”、“学富五车”“汗青”、“杀青”、“版图”、“韦编三绝”等等,并重温了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舞台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千里江山图”两大国宝重器。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讲解与动手体验齐上阵。孩子们也格外热情,交流讨论、编制简牍、毛笔写字、上台诵读,一个个,毫不含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旅游”,从孩子抓起,以文化游、文化体验为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我馆举办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和家长在有趣、有意义、有知识的课程中去感受简牍这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活动结束后,博物馆接到了许多家长的热情留言,表达了对本次主题活动的喜爱,并表示以后一定热切关注博物馆动态,多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触摸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