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永济渠寻踪

作者北馆陶镇政府戴敬仁

隋朝大运河

在聊城我们只要一提起大运河,自然就会想到穿境而过的会通河,殊不知这里还有一条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它就是位于冠县和河北馆陶县交界部的卫运河。卫运河是由漳河、卫河在冠县秤钩湾汇合而成的一条河,在聊城内长 74.5公里,其上游卫河发源于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门泉,在聊城内长9.2公里。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凿了规模巨大、纵贯南北沟通中国五大水系长达2700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其中,永济渠是最长的一部分,永济渠分两段,一段从沁水入黄河口到今天津市,一段从今天津市到北京市南部涿州,全长1900多里。此后1400多年,永济渠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和变化,隋唐称永济渠,宋称御河,元明清称卫河,近代称卫运河。它是当今冀鲁豫和京津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

千年运河通千里

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隋代开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当时,沁水在今河 南省武陟县城东南流入黄河,用沁水支流从武陟县小原村东北,由嘉获县红荆嘴经卫辉入清水(今卫河上游),开永济渠的关键工程是在沁水左岸开渠,引沁水东北 流会清水至今浚县西入白沟,这是永济渠的南段,是当时新开凿的渠道;中段自浚县西接白沟(略同今卫河)至天津,这是白沟的改道,并向南延伸,南段比白沟稍 向东移,在今卫运河之西,今德州以下与南运河大致相合,至今天津市西再向西转北;北段自天津武清县的白河至永定河分支至涿郡。  

其实,隋炀帝开凿永济渠是在古代河渠的基础上修建的。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六《河北道一·相州》:“内黄县……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县二百步。”白渠即是白沟,白沟是曹魏旧渠,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北征袁绍时“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曹魏修治后白沟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使曹魏“平原千里,漕运四通”。 永济渠以曹魏旧渠为基础,将渠道拓展成为大渠,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永济渠的中段。从今天津市至古涿郡为永济渠的北段,系改造古潞河、桑干水两条 自然河道的下游而成。隋朝时,隋炀帝在白沟的基础上开凿了永济渠,它和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共同组成了闻名于世的隋代大运河。

古永济渠示意图

永 济渠的大致走向是,自今河南武陟县向北,经新乡、卫辉、滑县、内黄,到河北魏县、大名、馆陶和山东冠县交界部、再经河北临西、清河,到山东的武城、德州, 再到河北吴桥、东光、南皮、沧县,抵达天津武清,再经河北的廊坊,最后到达北京市的涿州。永济渠历经多年,隋唐称永济渠,宋称御河,元明清称卫河,近代称 卫运河,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

永济城畔话永济

在今天聊城境内,卫运河流经冠县和临清两个县市。唐宋时期永济渠的流经路线,在聊城境内有永济县(今冠县北馆陶镇)和临清县(今河北临西县)。原馆陶县治本在今天的冠县东古城,但和永济渠相距十几里地,因此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馆陶县城北迁40华里,治所在今北馆陶镇的馆陶古县城地处永济渠漕运码头,在唐宋时期因紧靠永济渠曾改称永济县。关于永济渠和永济县的来历,《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贝州》记载:“永济县,本汉贝丘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临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元封二年前109年)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禹贡锥指》卷十三下载:“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隋唐永济渠》一文中,经详考认为:永济渠自“卫县以东,北至独流口约五百公里(就直线言)之流程,实亦与郦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见永济渠之工程实多循汉魏北朝之旧河道也。”

由此可见,地处山东和河北交界处的永济渠源于汉代黄河北流形成的屯氏河和屯氏别河。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决于馆陶北流分出屯氏河,汉永光五年(前39年)在馆陶再北流分出屯氏别河。据唐《元和郡县志》载,屯氏河在馆陶县西二里。《战国策》记载的齐、赵两国之间的古清河也在馆陶经过。屯氏河自馆陶北来,走古清河故道,大致为今天的卫运河河道。屯氏别河自馆陶分支北来,三国时曹操在汉屯氏河的基础上,开凿了“白沟”,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东魏都城自洛阳迁都邺城,就曾利用黄河、白沟通运,邺都可由运河直通河北平原北端,屯氏河的部分故道成了黄河以北地区的水运干道,基本形成了今天航运的态势。而隋炀帝时开永济渠,一部分就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永济会通母子河

隋代大运河建于隋,是以洛阳、长安两都城为中心的,向东南、东北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之”字形,自隋至唐宋,作为全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军事,交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唐初,每年从大运河运送以当时的汁量单位粮食不过20 万石,而到唐明皇开元29年,最高一年达700万石;到了宋代,运输量从 300万石,增加到700万石,宋仁宗时,一年竟达800余万石。宋代王安石称大运河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

元朝建立之后,首都定在大都(今北京)。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封丘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夺淮入海。为了南粮北运、以供京师,漕运路线,只能由江淮溯黄河向西北至封丘,转陆运90公里至 河南省淇县的淇门,由淇门入御河(亦称卫河)北运,经过山东的临清,由卫河(隋开永济渠)经过天津到通县,再陆运至大都。这条线路有两大缺点,一是由淮河 转涡水,再入黄河逆水而上至中滦,绕了一个很大的弯,路程要增加好几倍;二是水、陆交替运输,反复装卸,费时、费工,效率低下,粮食散撒、腐烂时常发生。 这条运输路线不仅绕道过远,且要水陆转运。

元朝大运河

因此,元朝于1282年动工挖济州河,自今济宁引洸、汶、泗水为源,向北开河75公里接济水。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长125公里,接通卫河。1291—1293年,元朝从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完全形成,从北京直抵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余公里,比隋炀帝绕洛阳再经卫河到北京的大运河,缩短900多公里。

会通河的开凿,带来了两岸的繁荣,也促使众多商业城市的出现,临清县城原不在今址,而在其南5公里处的曹仁镇,元代开会通河后,在会通河与御河相交处,形成一个新镇,名曰会通镇,明洪武二年(1369),县城迁至此。临清运河钞关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始设于1429年,1435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多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大运河的修建,无论曹魏、隋唐、还是元明清,每个阶段,都深深地烙下了那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需要的印记,隋大运河的修建,确定了中国大运河的框架,带来了两岸经济繁荣和昌盛。会通河是永济渠的持续和发展,否则会通河带来的繁荣不可能那么长久和巨大。没有永济渠,就没有会通河,也就没有后来京杭大运河几百年的辉煌发展史。

船桅如林航运忙

隋唐以来,永济渠的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直到清光绪年间,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北京城内所需物资,除江南海运或运河漕运之外,多由黄河漕运转淇门入卫河抵京,卫河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隋 唐时期,永济渠最主要的作用还是漕运,当时每年漕船达到两万多艘,连同水师和商船达到三万多艘。魏州运河两岸楼房百余间,专门用于存储江淮运来的货物。在 隋代大运河已发挥作用,到唐、宋两代尤为突出。唐武则天时,由江淮运来的大米达到一百多万斛,运河旁邯郸、邢州、洺州、洛州的赋粮从陆运来到这里装船运往 洛阳。《辞海》1999年版载:“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宋朝、金朝占据河北,修通了卫河,改善了漕运,彰德、洺州、磁州等地的馈响,自每年8月开始,直至运河结冰为止,每10船为一纲,每天验货发船,大运河漕运达到高峰。

元朝,中国开凿大运河,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漕运的新纪元。但是随会通河的开通,漕运东移,卫运河漕运日趋衰落。大德四年(1300年)为解决卫河水源不足,开引漳河之水。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移都北京,卫运河再次迎来漕运的春天,沿河州县雇车把贡粮运抵码头,由递运所负责直运北京,卫运河畔,粮仓林立,现在,在馆陶卫运河边上有一个村名字叫徐万仓。古城之中漕运的水次粮仓就可储粮万石,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管粮运的赋粮监兑所迁到了馆陶县治北。

清初,把漕运、河务、三藩列为国家三大要事。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整个漳河水流入卫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在馆陶县西街设厘卡,派专人掌管漕运,此后还先后在馆陶设水马站、递运所,负责水运事务。清代馆陶县从南向北,在卫河沿岸共置南馆陶、黄花台、滩上等16个 铺舍。明清时期馆陶县境内共有马头渡、清泉渡、窝头儿渡等十处渡口。自馆陶城至码头的街道商铺、饭店等林立,卫运河码头,商船、漕船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 象,卫河秋涨。每年夏末秋初,卫运河水涨数尺,船行如梭,矣欠乃相接,站在河堤观看,实为一胜迹。卫河秋涨,成为馆陶县八大胜景之一。

桨声帆影故事多

隋炀帝乘龙舟模型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因上游修建水库等原因导致卫运河断流而断航,畅流通航千年的古运河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不过任何事情辉煌过后,总会留下其光辉的身影,仿佛向人们诉说自己的过去。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2月,踌躇满志的隋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最后抵达涿郡。全程四千多里,仅用了五十多天,足见其通航能力之大。隋炀帝发兵高丽时,除亲自乘龙舟通过永济渠外,还曾“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船只相延近千里,往返运输数十万人次,其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黑闼逃匿乡里,后被推为首领,为窦建德报仇,起兵反唐。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年号为天造,定都于洺州,重建了农民政权,刘黑闼陷相州,又率众北上,攻打魏州,被太子李建成追至馆陶(今冠县北馆陶镇),连夜抢建永济桥,桥还未建好,追兵赶到,惨败运河岸边。

明建文二年(1400年)冬,燕 王朱棣在馆陶渡河率兵攻打到东昌,明朝将领盛庸领兵拒敌,盛庸背城列阵。交战一开始,燕王朱棣亲自率军攻打盛庸军左翼,未能得逞,复攻打正面,盛庸下令开 阵纵燕王朱棣入,随后即令军队将燕王朱棣及其军队重重包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大战,从上午一直杀到晚上,直杀得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危急时刻,他的部将朱 能和周长赶到增援,才将在重围之中的燕王朱棣救出。冲出重围后,走到一石拱桥上时,已经是人困马乏,命令大将张玉在桥头拒敌,盛庸的追兵赶到,他只好趁着 夜色躲避在石拱桥下,换上士兵衣服,此时桥上大将张玉被斩,直到追兵返回城后,朱棣才跃上战马逃回馆陶。次年再次屯兵馆陶,攻占大名。直到后来长军直入, 攻占南京,夺取政权。

便利的水上交通,使馆陶县成为物流和商贸中心,成为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一年四季帆樯林立,舟楫来往,大批的煤炭、木材、粮食及各生活用品在此通过。周边县还在馆陶境内的卫河两岸建立远离本土的“飞地”,其所有贡粮、货物都是先运到那里再装船运走。馆陶县东厂、西厂村旧名“水次厂”,是邱县的“飞地”。 在馆陶县仅窑厂就有几十座,南馆陶厂归属东昌府所属县及平山卫,马栏厂就有广平府所属六个县窑厂十四座,拳儿厂有广平府肥乡成安窑厂八座,在此地日夜烧制 城砖和墙砖。这些窑厂都由住在临清的工部分司监督管理,所产城砖殿瓦打上临清标志,在这里装船,运至北京,修建皇宫和寝陵。馆陶县窝头渡、马头渡等漕运码 头物品堆积如山、非常兴盛,至今该地留有“先有馆陶砖,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北馆陶古永济渠遗址

“卫水河源远,秋来涨似春。帆墙高过树,波浪不惊人。处处无伟岸,时时有巨鳞。谁言斯士僻,出郭即通津。”馆陶县枕陶山襟卫水,这是清代馆陶一位知县对她的清笔素描。永济渠以其清醇的乳汁孕育了沿线的历史文明,永济渠航道的繁荣和昌盛,酿造了古运河文化。而在唐代时,馆陶曾称毛州,直到今天,在这一带,人们常说“走过京(北京),串过卫(天津),赶过三年毛州(馆陶)会”,就是形容一个人闯当过江湖,有见识。大运河实实在在地给这里的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