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瓷韵:青花勾样,彩料添妆

斗彩,亦称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互交融的瓷器装饰技法,其核心工艺为“青花勾线,彩料填色”,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是一场色彩与工艺的梦幻邂逅,在瓷器艺术的长河中绽放出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斗彩瓷器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朝宣德年间,但真正使其声名远扬、达到艺术巅峰的,当属成化时期。那时的成化斗彩瓷器,制作工艺繁复且精湛,工匠们宛如技艺高超的画师,先在瓷胎上以细腻的青花勾勒出图案轮廓,一勾一画,每一个线条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随后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之后,在釉面空白处填入红、绿、黄等低温彩料,这些彩料如同灵动的音符,为瓷器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最后二次入窑低温烘烤,一件精美的斗彩瓷器便诞生了。

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简洁而生动,多以花鸟、人物为主题,彩料纯净无暇,色彩搭配和谐自然,淡雅清新中又不失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成化斗彩的代表作鸡缸杯上,公鸡昂首挺胸,母鸡悠闲慈爱,小鸡活泼可爱,它们在花丛中嬉戏玩耍,展开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图片1.png

明成华斗彩婴戏图杯(故宫博物院藏)



2.png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瓷器自明代创烧以来,至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雍正时引入了珐琅彩、金彩,形成了斗彩加金彩、斗彩加珐琅彩的新工艺,斗彩瓷在原有的红、黄、绿、紫、赭色之外,又增添了粉红、胭脂、藕荷、玫瑰、湖水绿等多种颜色,更显得富丽堂皇,美丽娇艳;粉彩的兴盛也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的传统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更加清新雅致。乾隆时期,官窑则在纹饰复杂度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展现出雄浑壮阔的气势。


3.png

清雍正斗彩团花纹罐(故宫博物院藏)


4.png

清乾隆款斗彩勾莲纹“寿”字纹葫芦瓶(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瓷器,历经岁月沉淀,在传承中不断焕发生机。它以独特工艺诠释着东方美学,以丰富文化内涵承载着历史记忆。它是艺术瑰宝,更是文化纽带,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传统魅力,在传承里延续这份珍贵遗产。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