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入选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山东省自5月1日至10月7日,在全省文旅系统公共文化场馆开展了延时开放至晚7点惠民服务活动。为培育挖掘典型,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各地申报的案例进行了认真评选,评选出2024年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典型案例。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强化保障优化流程,确保延时服务成效”成功入选。


19a6cc592e1e94144e6595d949ecd46.jpg


延时开放以来,先后举办汤汤大河 生生不息——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特展、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两岸家书特展、“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地下乾坤——聊城出土画像石拓片及壁画艺术展、“我从宋朝来”馆藏宋代陶模(磨喝乐)精品展等20余场。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寄石以孝”——汉画像石图像的解读、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文化概论》等10余场。同时,结合展览组织开展“博文知物”系列社教活动86场,流动展览进校园、进社区及博物馆奇妙夜等系列活动。以上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显著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服务提升、文旅融合、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