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有条河——运河文化博物馆学习交流活动”走进阳谷

_DSC3824.jpg

为进一步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推广各项工作、加强与运河遗产保护单位的交流,提升运河文化遗产宣传力度。6月22日,由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我家门前有条河——运河文化博物馆学习交流活动”第二站走进运河遗产城市阳谷。

此次交流活动先后来到阳谷七级下闸、七级码头、七级古街、阿城下闸、荆门下闸、张秋码头、张秋水门桥、张秋关帝庙(山陕会馆)、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进行交流学习。活动由原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孙淮生全程为大家介绍。经过介绍,大家详细了解到七级镇运河古街、阿城下闸、张秋水门桥等历史古迹的保存状况,对阳谷运河三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_DSC3859.jpg

 明清时期,阳谷的张秋、七级、阿城是山东运河沿线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其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运河交通,成就了数百年间的辉煌与繁荣。与当时全国闻名的商业中心临清、济宁相比,张秋、七级、阿城只能算作次一级的商业贸易集汇点,但是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却超过了一般的县治,在大运河沿线中起着商品中转与集散的作用。

除了交通的优势外,明清政府在张秋设立水次兑军仓与管河郎中,在阿城设立盐税分司,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这些运河城镇的政治地位。与其他运河城市一样,随着清末运河淤塞、黄河改道以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张秋等运河小城镇也逐渐没落,走向了历史的尽头。虽然风云早已散去,运河也已断流,但是数百年的积淀与沉聚造就了运河城镇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大家对京杭大运河阳谷段保护现状、文化遗产的学习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充分体会到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下一步工作中保护和宣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