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迈向“世界名城”

城市新名片

  “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全国诗词之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2014年,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就将迎来2500年城庆。今年6月,扬州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要求,提出建设一个“扬州人自豪、外地人喜爱、投资者关注、旅游者青睐”的“世界名城”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以来扬州从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到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再到建设“世界名城”,城市抱负彰显着一座历史文 化名城的时代追求。扬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460万人民,创新求进,勾勒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时代光影。

  一艘船与一辆车的对话

  重大项目:“世界名城”建设第一推力

  船之于扬州,别有意义。自唐代始,全国各地的富贾巨商们,以扬州为圆心,通过大船将金银珠宝、盐、茶叶、药材、木材运往全国各地。扬州成为世界闻名的集散交易中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扬州大地涌动着关于速度的追赶式发展,昔日水上高速,今日陆上整车,它的新代表作品是一辆车。今年7月26日,德国大众在中国 一次性规划最大、上海大众中国“第五工厂”第一辆新车在扬州仪征下线。到“十二五”期末,包括本地商务车、特种车,仪征整车年产量将达到80万辆,这意味 着每天有2000多辆新车从仪征发往全国。

  从一艘船到一辆车,见证了新世纪以来扬州重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巨变。扬州市委、市政府将重大项目建设列为建设“世界名城”的“第一任务”、“第 一抓手”。今天的扬州,30多家中字头、国字号企业,3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扬州,造就了“中国电缆城”、“中国光电城”、“国家绿色新能源照明基 地”。扬州市市长朱民阳说,今天我们要用五个千亿级产业“擎天柱”,一路托举着扬州向“世界名城”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发展数字

  2002年2011年

  居民收入7833元24780元

  农民收入3920元11217元

  GDP 558.93亿元 2630.3亿元

  一首千古绝唱与一场节庆盛典的对话

  城市格局:塑造“世界名城”美誉度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吟诵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著名诗句。

  烟花·三月·扬州……这流传千年的绚丽意象,被今天的扬州人演绎成一年一度享誉海内外的节庆品牌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从2002年至今,每年4月18日,扬州与海内外宾朋如期相约在烟花烂漫的季节,以文化搭台、唱经贸大戏、叙合作友情、话未来前景。

  连续11年办节,扬州掸去了蒙在古城肌体上的尘灰。城市靓起来了,处处可见一幅“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和谐画卷;城市大起来了,去年完成 了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达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城市快起来了,10分钟上高速,2小时飞抵北京。扬州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福地、资本的高 地。

  一条河与一座世界级论坛的对话

  文脉传承:见证“世界名城”个性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发轫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长江、运河,成就了扬州“世界名城”的历史。扬州以运河的名义首创 “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将全球运河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2011年,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式出炉,在65个立即列入项目 中,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就有18个遗产点。18个遗产点,仿佛一串散落在运河岸畔的明珠。著名学者舒乙说,扬州就是一个“点”,是盐运的“起点”、长江和运 河的“交点”、鉴真东渡的“出发点”、徽班进京的“始发点”、扬州画派的“集聚点”。

  进入新世纪,扬州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和个性的发展之路,城市宛若文博之都,大运河、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海上丝绸之路三项申遗集于一体的殊荣更是中国地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翘楚。

  书记访谈

  特色发展建设世界名城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上,扬州如何定位和选择?

  “在已建成江苏名城、中国名城的基础上,扬州要致力于建设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点、江苏典范的世界级城市。”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在接受参加“1+13省市党报环省行”的本报记者的采访时如此表示。

  “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是扬州发展的应有之义。”谢正义说,“建设世界名城,这既是省委对扬州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科学发展、"两个率先"在扬州的具体实践和深化,也是扬州城市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扬州如何建设世界名城?谢正义说,坚持项目为王,实现沿江县(市、区)100亿元、沿河县(市)50亿元投资项目全覆盖,未来五年再引进30家 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坚持人才为纲,深入实施人才“1111工程”和“绿扬金凤计划”,以最优惠、最 开明的政策招引人才,以最宜居、最满意的环境留住人才,以最优的创业舞台和最大的发展空间用好人才;坚持生态为基,把“清洁、清爽、清静”作为城市特色, 打造绿杨城郭新扬州和清水活水城市;坚持文化为魂,挖掘提炼扬州历史文化之精华,使之成为具有普遍和长远意义的人类精神财富,着力推进文化博览城和文化标 志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努力把扬州建成学习型城市和“书香城市”;坚持精致为要,精当规划、精心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高起点推进江广 融合地带建设,促进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相得益彰;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抓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有稳定的就业”等基本民生, 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同时不断提高为外来旅行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