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土桥闸保护维修即将完工

  记者从聊城市文广新局获悉,被列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土桥闸遗址保护维修工程即将完工。工程完工后,土桥闸在恢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还将承担起输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部分水源的重任。

  土桥闸遗址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是当时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2010年8月至1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

   据参与土闸桥挖掘的文物专家孙淮生介绍,土闸由青石堆砌而成,结构基本完整,包括闸门、墩台、东侧的月河及运河两岸的进水闸、减水闸等。该闸闸口宽 6.2米、深约7米,燕翅宽56米,底部采用木质梅花桩、碎石灌浆等固基技术,闸墩砌石采用燕尾扣连接,整个工程设计合理,施工精心,虽历经数百年,仍非 常坚固。

  挖掘过程中,发现明代运河管理的“抚院明文”碑刻一幢。清理河道时,还发现了丰富的瓷器、陶器、铁器及大量铜钱。瓷器以青花 瓷、青瓷、白瓷为主,年款标示以明清时期为多,为研究该时期的陶瓷提供了丰富的标本。此外,发现的铜钱里竟然存在日本“宽永”年号铜钱。土桥闸遗址的发掘 对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水利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土桥闸遗址与阳谷七级码头、济宁南旺分水枢纽遗址作为一组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有效保护这一重要水利设施遗址,今年8月,聊城委托山东省文物保护中心制定了《土桥闸保护维修方案》,对土桥闸进行系统修复,工程投资120余万元。按照维修方案,维修工程包括遗址的现状整修、防护加固、局部修复保护。

   维修过程中,对古闸底部梅花桩进行了修补,对缺损木桩进行了更换、夯实。清除了闸体上部的大型树木,防止根系进一步损坏古闸。对外鼓石块进行重新安装; 使用大量青石对缺损石块进行了修补,石块上凿刻燕尾槽,并按原有燕尾扣形制制作了大量燕尾扣,使石块与石块之间相连,形成一个整体。闸体内部使用三合土逐 层夯实。目前,维修工程即将完工,土桥闸在恢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还将承担起输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部分水源的重任。

  头条延伸>>聊城众多运河景点在修缮

   修缮保护光岳楼、整治临清运河钞关环境以及保护维修阳谷荆门上下闸、阿城上下闸等,大运河申遗以来,聊城加大运河文物的保护力度,整治维修了运河上众多古船闸、码头、古桥和相关古建筑。

   “京杭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聊城段全长97.5公里,途径临清、东昌府区和阳谷,大运河申遗,聊城注定不可缺席。”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吴明新说,在大 运河申遗预备名单中,聊城有4段河道、21处遗产点,总计25处遗迹列入项目。后来,又有1段河道、5处遗产点,总计6个后续遗迹列入项目。“遗产点主要 有古船闸、码头、古桥和山陕会馆等相关古建筑。入选去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土桥闸和七级码头分别是船闸和码头;古桥有临清的月径桥、会通桥等。”

   “1901年,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断航,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大运河和沿岸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现在保护大运河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市文物局工 作人员说,大运河河道变窄,很多居民区和其他建筑渐渐占据了原运河河道,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影响遗产点风貌的构筑物的保护修缮比较困难。

  据了解,光岳楼修缮保护、东昌府区土桥闸维修、临清运河钞关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都在进行。阳谷荆门上下闸和阿城上下闸保护维修项目也由当地文广新局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