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月古门市

清乾隆年间,河北有个在南方任州官的刘大人。这刘大人才学渊博,书法驰名。一日,带着十五岁的儿子返乡省亲。

时值寒秋,刘大人和儿子自杭州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因儿子是个文弱书生,经不起秋风水路的周折,出行不远便染上风寒,食水难进,呻吟不止,刘大人心如火燎。经码头医生望闻问切,说是此乃常见小疾。谁知服药多剂并无疗效。刘大人水路上几进码头,几经求医,儿子的病仍无好转,这使他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乘客们见他一筹莫展,有位老先生劝他说:“先生莫愁,前面的码头就是临西县的一个古镇,那里街市繁华,商贸兴荣,行医人也多,或许能求个名医,把公子的病医好呢。”

刘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心愿。很想找个名医,将儿子的病尽快治好,再说已离家不远了,父子也好迎见亲人。

上岸后在镇上请了一个姓胡的医生。这胡医生医道浅薄,却有一张能说得天花乱坠的嘴,别人给他送了个外号“胡吹先生”。他见到刘大人,把自己吹为专会治疑难病症的名医。刘大人信以为真,忙请他进船诊脉。他看了病人一眼,略诊其脉,然后莞尔一笑说:“此乃常见之病,不必忧虑,三副小药保证药到病除。”遂写了药单,并嘱咐到镇上大药店抓药。

正巧,这大药店的掌柜是本镇颇有名气的老中医,人称“胡半仙”,又是胡吹先生的叔父。他接过药方一看是侄儿所开,所列药物都是妇科所用,心生疑惑。便向来人问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听后,不由得让他啼笑皆非。他怕酿成大祸,便悄悄换了药方,让来人把药带回去了。

刘公子服下第一剂药后,就消除了全身酸痛;服下第二剂药后,就觉得有了食欲;服下第三剂药后,病体基本康复。刘大人非常感激,遂取出笔墨纸砚,挥毫写了“妙手回春”四个苍秀遒劲的大字,打算找镇上的木工艺人做成匾额答谢胡医生。

临行前,又特意在饭店设宴款待胡医生。二人交杯递盏,谈笑风生。这时胡先生受宠若惊,得意忘形,对行医之道更是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地说:“看病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刘大人问道:“孩子所患疾病不知病因何在?”胡吹先生又莞尔一笑说:“我略一诊脉便知小女的病是月经不调所致。”刘大人愕然,脸色大变,久而不语。

刘大人临行前,委托本镇木工艺人将匾额制好转送给胡先生。不过把原来的“妙手回春”换成了“月古门市”。胡吹先生见匾如获珍宝,颇感荣耀,把红底金字的匾额悬挂在诊所大门之上,见人便炫耀一番。

大家正欣赏着刘大人所赠匾额,猜测着四个大字的涵义,这时药店的胡老先生走了过来,抬头看过匾额,指着胡先生厉声说:“马上把这块匾摘下来!”胡先生不解:“叔,你这是何意?”胡先生说:“你为刘大人儿子治病,开的全是妇科药,幸亏我把药方换了才没酿成大祸,刘大人送你的这四个字‘月古为胡,门市为闹’,说你看病男女不分,纯是胡闹”。

众人听后大笑,羞得胡吹先生满脸通红,赶快把匾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