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张秋:宝地散落的传说

(彩)张秋古运河河道(原有吊桥)

 张秋镇东北方向的运河东岸,有一座圆形土山,名字很特别,叫“戊己山”。据史料记载,戊己山原高曾达30米,但历经风雨侵蚀、河道变迁以及周围人为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土山的原貌已经很难看到。
    6日下午,在张秋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文化研究爱好者高明远的帮助下,“运河行”记者找到了这座“山”。
    然而遗憾的是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却仅是一个残存不足两米高的土丘。
    周围密植杨树,土丘边缘在哪儿,也不清晰,此情此景,古《张秋志》中所列出的张秋八景之一“戊己雄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得出。
    不过,要理解张秋的文化,却不能忽视这个不起眼的土丘。在它方圆几百米的范围内,不仅散布着很多反映张秋运河历史的题文碑刻,还有很多奇妙的民间传说。

    三县而治的“宝地”

    ◎明景泰年间,寿、东、阳三县王薄分署张秋,张秋始立三县管河主薄厅。成化年间张秋又设有都木分司署。自明弘治四年后,“张秋河厅始有专设,注以通判任”。至嘉靖四十三年,又添设捕盗通判用以弹压一方,这样张秋又设有捕务管河厅署。

    想了解张秋的民间故事,就不得不先了解下这座城市的历史。为什么民间传说那么多?毋庸置疑这是一处特殊的运河地带。
    初到张秋镇,张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王宏就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段历史。
    早在宋元时期,张秋镇原被称为“景德镇”;明弘治七年,运河决口,景德镇惨遭淹没,临塞决口告成后,张秋镇便被更名为“安平镇”。明末又改称张秋镇。
    王宏说,有一段时间,张秋镇曾被称作“涨秋”,因此地洪灾频繁得名,治洪成功之后,人们逐渐把三点水去掉,得名“张秋”。
    明礼部尚书、大学士东阿人于慎行在《安平镇志序》中这样描述张秋:“南北几十里辐射而受成焉,则尤称要重哉。乃其地籍东阿,而错麓阳谷、寿张之境,三邑鼎时而有之。……漕渠出齐鲁之郊,旋之若带,张秋有结也。”
    当地的人们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张秋为“特别行政镇”也足显地理位置的特殊之处。
    随着会通河的开通,运河商品流通的频繁,张秋镇遂发展成为商业性城镇。 
    记者从一张张秋古城地图上看到,张秋镇地处寿张、东阿、阳谷三县交界处,横跨运河,自明代在张秋可见的封建官僚机构有都察院、布政司、巡检司、税课局等;来往客商在此歇息交易,商船货物交接,让这片“运河咽喉之地”格外受到重视。
    明景泰年间,寿、东、阳三县王薄分署张秋,张秋始立三县管河主薄厅。成化年间张秋又设有都木分司署。自明弘治四年后,“张秋河厅始有专设,注以通判任”。至嘉靖四十三年,又添设捕盗通判用以弹压一方,这样张秋又设有捕务管河厅署。
    政治机构的健全也足显当地官民的富足。


▲断掉的“戊己山”石碑

“戊己山”的美妙传说

    ◎类似的治水故事,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似乎还有很多,但都很少给人留下印象,但在张秋“戊己山”,这个故事似乎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沿着紧邻“任大仙庙”的一条林间小路,迂回向西南行约百米,就来到“戊己山”,它的周围已被村民的宅院占据。
    一边行走,高明远一边给记者讲述了关于“戊己山”由来的民间传说。
    类似的治水故事,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似乎还有很多,但都很少给人留下印象,但在张秋“戊己山”,这个故事似乎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传说一:铁牛铁鼠治水
    
    那些关于此事的实物、碑刻还有历史记载,似乎都在印证故事的真实性。
    传说很早以前,张秋本是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小村镇,因为每年秋天附近河道总要涨水,又被称为“涨秋口”。
    有一年入夏,大雨如注,河水猛涨,忽然在东堤外涌出一个深潭(也就是当地人现在称的“黑龙潭”)。潭中喷水数丈高,并有一条黑龙上下翻滚,水很快淹没了十 几个村庄。阳谷县紧急报到兖州。兖州知府不敢怠慢,火速上报朝廷。皇帝降旨,命正在东阿一带治理黄河的宰相李谷来涨秋口察看灾情。
    李谷率众来到涨秋口,组织兵丁民夫挑石弄土堵塞深潭,但是奋战月余没有结果。一天黑夜,他梦见一白发银须的老人向他走来,笑着说:“有铁牛铁鼠在此!”次 日傍晚,李谷在潭南的一个篱笆门前经过,听一老妇人喊“铁牛铁鼠回家”。这时,恰巧从树林中走出一对男女孩童,不过十一二岁,二人抬着一根丈余长的黑铁 杵,嘴里喊着“奶奶”,走了过来。  
    李谷随即意识到,“治水的办法有了”。于是,他带着随从进了篱门,向老妇人请教治水之法。铁牛对李谷说:“大人可准备柴薪千担,土石万方,另率领两万人役 在潭边等候。”第三日凌晨,李谷就率众在潭边等候。辰时刚到,只见铁牛扛着黑铁杵,铁鼠扶着老妇人来到潭边。面对汹涌的潭水和时隐时现的黑龙,二童显得特 别镇静。黑龙突然从深潭中跃起,水柱也旋转着汩汩喷涌。铁牛兄妹二人抓起铁杵向水中冲去。铁杵刺进了黑龙的喉咙。黑龙摇头摆尾挣扎着,渐渐向水中沉去,二 童仍紧紧压着杵头不放,也慢慢地陷入到黑龙的口中。
    当地人们发现潭水停止了喷涌。李谷立即命令两万人一起行动,向潭内抛柴捆、投石、填土。傍晚,深潭被填平,但是军民不顾劳累和饥饿,掌灯夜战,到次日中午,在深潭上筑起了一座十几丈高的土岗。为了纪念铁牛铁鼠二位神童,人们铸造了“铁牛”、“铁鼠”。
    因为戊、己分别是“十天干”的第五和第六位,表示中央,将八卦与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戊己”为土,所以当地人取“戊己居中,震覆四方”之意,命其名为“戊己山”。
    虽然只是传说,但铁牛、铁老鼠确有其物。据当地人介绍,铁老鼠在前几年被人盗走,如今不知下落,为保护铁牛,当地人将其暂时掩埋在地下。不过,关于“戊己山”的明代碑刻却没有保存完整,记者在一户居民的菜园里看到它时,它已经碎裂成多块。
    
    传说二:家喻户晓“任疯子”
    
    在张秋镇乃至整个阳谷一带,“任疯子”任大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据说,他原名叫任山(1448-1504),小名叫喜儿,号清虚道士,是一个济公式的人物。
    在张秋文化研究爱好者、退休教师高明远带领下,记者从“石桥古渡”直奔任大仙庙。
    任大仙庙由两部分组成,前边是供奉任大仙像的殿堂,后边则是他的坟墓,圆包水泥顶,坟墓前专门有一狭小空间是用来祭拜的。
    传说每年的四月初一是他的坐化升天日,每年这个时候,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要赶到位于运河畔的任大仙庙祭拜。记者到访之日,已距今年的农历四月初一(第一个)刚过去半月。因为近期一直无降水,庙前的香炉内,还盛着满满的干燥的香灰。
    附近村民王世春在任大仙庙的房檐下搭起棚子,作为自己看麦子的临时住所。他告诉记者,现在这里香火依然很盛。他指着在屋子一角高高堆起的火纸和香烛说,“这都是附近卖香火的老人放在这的。”
    参加祭祀仪式的不只是当地人,记者看到,庙前有块看起来新立不久的新石碑,刻着捐赠的名字,庙内有一些外地商人捐赠的电子钟表等物品。
    当地流传着很多关于任大仙的奇异传说,多数是他关于治病救人、占卜灵验的故事,除此以外,任大仙的最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会“分身术”。据传,当地人曾在相隔千里的不同地点(比如一种说法是辽宁和山东)同时看到他的身影。
    另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一度为中国杂技魔术界艺人表演的一个魔术“种瓜”,据说也是由他传承而来。(刘亚杰 王明峰)

    城墙“穿城而过”


  张秋古城池

关于张秋城池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现在的张秋古城为明代万历三年大中丞汝阳赵公某巡视 时所筑。城墙周长八里,高二丈五尺,厚四丈,其上有城楼四座,东门:迎阳,西门:阜城,南门:来薰,北门:拱极。以及水门四座,运河东北门:通津,运河东 南门:奠川,运河西北门:朝宗,运河西南门:济储。另外还有角楼四座,南北运河水关两座,每关各有两艘战船封锁。整个张秋城分为东西二城,一般称为河东、 河西。
    但高明远告诉记者,其实张秋古城有三道城墙,其中一道城墙沿运河而立从“城中”穿过。
    这就让记者突然有了疑问,城墙本应对古城形成包围之势,如何“穿城而过”?
    高明远的一席话解透了其中的玄机。
    原来,在会通河未开通之前,张秋古城位居新城的西半边,从至元二十六年(1289)会通河开通起,随着运河运输的兴起及繁荣逐渐带动了运河两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古张秋的运河东岸有市民修房置地,逐渐形成了规模。
    于是,张秋镇便新修了东城墙把东部因运河而起的繁华地围了起来。于是三段城墙的故事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张秋古城在历史的长河里已经逐渐失去了当年的繁华,但如此之多的鲜活实物及民间故事还在点点滴滴地在提醒着这里的人们,历史并没有走远。当地镇政府也在积极地为开发这个运河名镇苦思冥想。
    而如何才能让运河名镇光辉重现,让美丽的故事永久流传呢?不仅仅是张秋镇,运河两岸的文化名地都是矗立在运河边上的最典型文化阵地。
    为探寻古运河留给水城人们的财富,“晚报运河行”记者下周将再赴张秋镇做深入探访,敬请读者关注本报下周推出的“晚报记者运河行”收官报道——运河岸边的思考。(刘亚杰 王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