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聊城之越河圈

作者:高文秀 据已故 吴云涛老先生1986年9月的日记改写

元朝以前的大运河由杭州至洛阳江,经直沽(今天津)转入白河,达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再陆运至大都北京,并不经过聊城临清。这条路线,不仅河道迂回曲折,而且水陆并用,很不方便。为取一南粮北运之捷径,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会通河即山东运河,起自东平路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安山西南,至临清抵达御河,全长二百五十多里,建闸门31道。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又从郭守敬建议,开凿了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长一百六十多里。这样,南北大运河全线开通,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联系。

会通河

起初,会通河的范围较小,仅指临清到须城(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会通河。 会通河是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河南原阳西北)决口,洪水挟泥沙滚滚北上,会通河1/3的河段被毁。大运 河中断,从运河漕粮北上被阻。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定北平为北京,准备将都城北迁。永乐帝鉴于海运安全没有保证,为解决迁都后的北京用粮问题,决 定重开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他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施工,征发山东、徐州、应天(南京)、镇江等地30万民夫服役。主要工程为改进分水枢 纽、疏浚运道、整顿坝闸、增建水柜等。其中有些工程在当年即告完成。

会通河,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经过聊城、临清入漳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会通河是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 年),黄河在原武(河南原阳西北)决口,洪水挟泥沙滚滚北上,会通河三分之一的河段被毁。大运河中断,从运河漕粮北上被阻。

东关的闸口名曰“通济闸”,闸上有桥,俗称“闸口桥”。解放前,运河尚能通航时,“通济闸”的闸板可以提升,使桥下之船只通过。这一段运河属会通河。

明清时期,在聊城通济闸(今俗称闸口)南的东岸起曾另凿一弧形小河,以通舟楫,名曰“越河”。越河向东、绕北然后由柳园向西入运河。

在运河与越河之间的区域,称为越河圈。越河圈街即以越河揽绕于其怀抱之“圈”中而命名也。

昔日之“越河圈街”,人烟稠密,商业繁华。其中南越河涯,有码头可以卸货,此地多为货栈、仓库,终日船行络绎。越河圈街内店铺林立,洋广百货、布匹绸缎、 南北酱菜,药店、剃头坊、澡堂、茶馆、饭店、蒸酒坊、铁匠铺五行八作分布于此街之两旁。越河圈街终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异常。

此处著名的药店有保和堂、同德堂、同育堂等;酱菜店有凤记、豫泰等。

民国初年,越河圈街有两处澡堂,一处在柳园的路西,名曰“馨露泉”,门外架设 木板桥,杨柳拂岸,风景如画,桥边立一个杉木杆子,上有纸灯和铜铃,入夜纸灯昏明,凌晨有人上房敲击,叮当、叮当声闻远近。“馨露泉”大门有对联:“金鸡 未唱汤先热;玉板轻敲客早来”。“馨露泉”的掌柜姓白。有位擅说评书的,外号叫“姚二啦子”,每晚宿于澡堂,常为顾客来上一段,藉以遣兴。

另一处在“锡匠胡同”南首,紧靠来春桥,名曰“来春园”。

迎春桥在越河圈的东头,此地饭馆甚多,如包办酒席的“中华饭庄”和“义兴园”,家常便饭有“海山居”、“复来兴”等不下七八处。

此外还有武术馆,名曰“国技研究会”,主持者是邓清源,在此学习者甚多。其教师为武林前辈赵象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