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进入关键期

  备受关注的大运河“申遗”正进入关键阶段。

  记者近日从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文化活动暨大型动画片《神奇的大运河》首映式上获悉,今年9月,大运河“申遗”文本将完成并提交预审,2013年8月前所有遗产点段完成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从开凿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同时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严重挑战。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此后,从2006年到2008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就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三次组织调研,今年又组织了第四次调研。

   联名者之一、著名学者陈漱渝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讲述了他跟随全国政协视察团考察大运河的所见所感:通惠运河已成为排水的河道;北运河不能运航;南运河航 道恶化;鲁北运河和鲁南运河河道淤积;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虽然能够通航,但是污染严重。“古运河昔日的辉煌已经不能再现,运河流域很多历史文物遭受 天灾人祸的破坏,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丰厚的历史文化彰显了保护大运河的迫切性: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一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共有35项,其中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就有13项,占37%;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项,京杭大运河沿线就有161项,占31%。

   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对大运河的认识存在不足,例如认为它是交通线路、排水工程或者是南水北调部分工程等。不仅如此,“过去大运河保护的基础工作比较薄 弱,历史、地理、航运、水利等各方面的一线研究虽然很丰富,但是如何将这些成果落实到大运河文化遗产上需要做大量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 对本报记者说。

  庆幸的是,从“申遗”声音传出到现在,各方面对大运河保护的认识空前提高。

  由于大运河保护涉及的 不仅仅是文化领域,还涉及水利、航运、交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目前国家层面已经组织了部际协调机制。沿线各省、市、县也对大运河保护做了很多工作, 推动了大运河保护的基础工作和运河面貌的转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认为,最可贵的是,从上到下,从南到北,形成了一个最广泛的共识:通 过“申遗”,把大运河文化弘扬起来。

  专家们对大运河“申遗”很有信心,“这样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是没有的。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可以给全世界同种类型的文化遗产梳理出一个样板。”

  本报记者还获悉,为了保护运河文化,全国性的运河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好,正在等待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