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一条街拦腰切出的“十八个半截”

提起通州城,老人们常常津津乐道“十八个半截”,这说得是回民聚居的十八个半截胡同,横平竖直,相互交叉,曾是通州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个半截胡同?怎么就成了半截呢?其中还有个白将军胡同,真的住过将军吗?恐怕很多年轻人和通州新移民鲜少知道个中缘由。

  明天的通州,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将在运河畔崛起,而“十八个半截”将是新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气息最浓郁的一笔。不仅胡同院落肌理的传统“面孔” 将与新城相呼应,“十八个半截”的街巷格局和市井生活气息也将保留。届时,“十八个半截”将被赋予新的内涵,通州文化纪念地、商业民俗传承地以及伊斯兰文 化体现地,三大特征将让这儿的文化魅力更悠远,而通州清真寺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也将诠释出民族传统文化和古建的完美结合。

  “十八个半截”本是回民聚居区的十条胡同,其中八条被中街拦腰截为两段,形成16个半截胡同。另外还有两条胡同最初就是半截的,到中街为止,不 通南大街。一条是北二条胡同,其西端是扩建后的清真寺。另一条是夹在熊家胡同和紫竹庵胡同中间的小胡同,原来就只有半截,本名就叫半截胡同。这两个半截加 上被拦腰截断的8条胡同,一共是“十八个半截”。《通州文物志》记载,“十八个半截”在通州旧城南门内东隅。北起回民胡同,南至东顺城街,从北至南依次是 北二条、马家胡同、熊家胡同、半截胡同、紫竹庵胡同、白将军胡同、蔡老胡同、头条胡同、南二条胡同和南三条胡同。

  文物专家周良说,“十八个半截”的形成与穆斯林群众到清真寺礼拜密切相关,为了便于穆斯林群众往来于清真寺,在各条胡同形成初期,人们自觉在清 真寺以南留了一条通往清真寺的大街中街,中街北起北二条胡同西端的清真寺,一直向南通往东顺成街,把马家胡同、熊家胡同和白将军胡同等8条胡同拦腰截为两 段,这才有了“十八个半截”之说。

  在元代初年,随着贸易交流的发展和漕运兴盛,回民在附近聚居,渐成街巷,形成了牛市胡同,牛市胡同的西口称牛市口。而牛市胡同就是今天的回民胡同。

  通州的回民并非始于元代,应该起于辽代,在于家务、枣林庄一带。而通州首个清真寺约建于元延佑年间,几乎与杭州真教寺同时,但称“朝真寺”。京 杭大运河两端的通州与杭州,同期建有两座伊斯兰教寺院,或许与漕运和商业活动紧密相关。周良说,通州清真寺创建于元代,历史悠久,建筑别致,是历史名镇的 重要历史见证,也是运河历史的一段真实写照。

  历史上,住在“十八个半截”的名人不少,其中的白将军胡同一直让人们费解,这里真的住过将军吗?答案是肯定的,清代通州人白镕就是白将军。“邦 有典型,古之君子,公心是石,公名不磨”是清朝大学士祁隽藻对白镕的赞美。除了白镕,白将军胡同还住过另一位将军,就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周良说,冯玉祥和 李德全结婚后,就住在白将军胡同。除了两位将军,“十八个半截”这片区域还住过两位名人,即明代监察御史马经纶和明代杰出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李贽。

  这里为什么叫做十八个半截呢?传说这里原本是九条胡同,虽然不像北京城里那些胡同有什么大富大贵人家,却也生活无忧,回民相互帮衬,过着相对平 静的生活。有一年,一个相士来到通县城里,转到回民生活的九条胡同,左相右看,似乎有了什么大发现。立刻奔赴北京城,向某大臣告密:通州城里回民区的九条 胡同,像九条龙仰望朝廷。那里将出现大人物,恐于朝廷不利。某大臣不敢怠慢,立即向皇帝奏上一本,说明此事。皇帝最怕哪里出现反叛的迹象,当机立断命令大 臣,将那恐于朝廷不利的九条胡同拦腰斩断。破了它的刚气。从此,这九条胡同就被拦腰斩成十八个半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