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

2014年夏天,绵延97.5公里的聊城河流中的临清段和阳谷段成功的加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成为了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运河“入遗”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注入新文化内涵,了解运河、探寻运河,则少不了要了解它的航向和开凿的历史。

话说,1272年元定都北京后,为了缩短南粮北运的距离,决定将隋唐运河截弯取直。而截弯取直的这段运河,恰巧要经过聊城。于是乎,元政府在1289年便开通了泰安东平县到临清的运河河道。这段河道上接济宁境内的济州河,下通临清境内的卫河(也叫御河),元政府为之取名“会通河”,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聊城段运河。

“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聊城境内,流经该县的阿城、七级等镇,而后通过李海务流入东昌府区,再由其境内的梁水镇流出进入临清,经过临清境内的魏湾镇、戴湾镇和城区,最终汇入卫河。聊城段运河全长共97.5公里,其中阳谷段29.75公里;东昌府区段33.25公里;临清段34.5公里。”

 中国运河博物馆馆长陈清义,对这段运河再熟悉不过了。他不仅编写了《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中国会馆》等书,还是《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文物调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运河开通后,一直很忙,很忙。据史料记载,元朝时,仅从大运河北调的南粮,即达到全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一,当然这还不算由它串联的五大河系的部分;到了明代实行海禁,运河几乎成为唯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它的开通,还带来了聊城数百年的繁华。在明清时,聊城有“万货辐楱,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的美誉。

 从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摆放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聊城的繁华:河中桅樯如林、商贾云集,小舟漕船往来穿梭;岸上古迹林立、百货灿陈,阁楼披红挂绿,处处欢歌笑语。

  运河的命运发生转折是在清末,这还要从咸丰五年(1855年)说起。“这年,黄河改道到了聊城,就把运河给切断了,致使大运河聊城段全部断航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惋惜地说,他曾对大运河流域进行过长期考察调研。

 断航后的大运河遭到了废弃,水面大多消失殆尽。两岸百姓为了生计,在河道里种上了高粱、绿豆等农作物,甚至还有人盖上了房子居住。还有一些河段,成了蚊蝇孳生、恶臭难闻的垃圾场,简直就是一条臭水沟。“张秋那段最严重,因为它的上游是金堤河,金堤河的河边建有大量的小造纸厂。”

 陈清义见到了运河衰败的样子,那是在1998年。当年,他还在运河流经门前的山陕会馆工作,被文物局抽到去走访了运河。“骑着自行车,围着聊城段整条运河走了两个多礼拜,很失望!看到的运河没有任何生气,而且很多地方被堵塞,根本看不出历史的痕迹。”

“那时河水污染严重,臭气熏天,也不能灌溉,村民索性就把从张秋到阿城这段运河给填上了。近几年才重新把它挖开,目前还在治理中。”张秋镇宣传委员王鑫,对运河颓败的样子也记忆颇深,“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大概在2000年左右,当时经常可以看到鱼的尸体漂在河面上。”

 这种局面得到改善是在1998年,这年聊城正式撤地级市,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建设行动随之展开。一年多后,改造古运河列上了日程。最初阶段,只是小心的尝试,选取了从山陕会馆到闸口聊城城区的一段大运河,大约1100米。为了还原古运河风貌,专家们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也询问了不少老人。如今,这段运河风景如画了,煞是好看,随处可见蹲坐在运河边聊家常的居民。

阳谷和临清段的运河也一直在改造中,河道两旁都栽上了树木,树影婆娑,微风吹来,还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在河堤处,偶尔还能看到几艘停靠的渔船,船上的渔夫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渔船是破了点,但能看到了。我拍运河这么多年,从没看到过船。”见到渔船,阳谷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健先是惊讶,后来转为兴奋。这么多年了,他从不敢奢望还能在运河古道上看到渔船。

2014年夏,大运河申遗成功了,聊城运河段有27公里。这27公里主要在阳谷和临清境内,其中阳谷段有19公里,它南起金堤闸,北至阿城下闸北一公里处,遗产点有荆门上、下闸和阿城上、下闸;临清段共8公里,包括北段1.2公里的“元运河”和南段6.8公里的“明运河”,遗产点有鳌头矶和临清钞关两个。

运河申遗成功后,来运河博物馆参观的人数也多了,人均人数翻了一番。“原来每天参观的有1000人左右,赶上周末或大型节日才能达到2000人。而申遗成功后,参观人数明显增加了,平时也有2000多人。”

为了了解观众对运河申遗成功的态度和看法,陈清义和运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做了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来看,运河成功申遗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运河的兴趣。历史上聊城段运河断航比较早,导致了它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步消失。而运河申遗后,人们开始对它有了一种追溯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