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登岸的高邮御码头重见天日

信息来源:扬州时报 作者:戴燕

作为运河申遗备选遗产点之一的高邮御码头,曾经被深埋地下数十年,高邮御码头系康熙帝南巡勘察水情时登岸所用,随着时光的流逝,御码头曾一度被历史尘埃遮挡,不见天日。近日,高邮御码头被列为申遗备选遗产点之一,随着运河申遗步伐的加快,这处古老的遗迹重见天日。

  ■风光再现

  高邮御码头恢复原有风貌

  记者眼里的御码头,一处青石板台阶倾斜着一直伸入滚滚运河水,当年康熙的足迹虽然早已无从寻踪,御马头再不见龙船停泊和浩荡人马,但从“御码头”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里,足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

  1956年,大运河拓宽改道,里运河从此被废弃,御码头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多年风雨侵蚀,时光的野草蔓延疯长。20世纪80年代,里运河被逐步填平,御码头大部分被深埋地下。

  近日,高邮市申遗办对运河故道旁的御码头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清理整治,对御码头本体和周边护坡上的大量堆土进行清理,清除了护坡上的杂树,并对破损的石台阶用老码头的旧石料进行修补,高邮御码头重见天日。

  如今,作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御码头,基本恢复了原有风貌。修复后的御码头共有台阶33层,8层台阶下设一平台,斜坡长11.5米,宽3.3米,两边均和块石护坡相连。

  “这是在前期完成铁犀牛迁回原址马棚湾的基础上实施的又一个举措。”高邮文化局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李国耀介绍,下一步还将根据批准的高邮明清运河故道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该码头的保护展示工作。

  ■怀想当年

  康熙首次南巡在御码头登岸

  李国耀透露,御码头位于高邮城北门外里运河堤旁边,是清代康熙皇帝下江南路经高邮时上岸的

  码头,至今码头对岸街道仍在使用御码头路的名称。

  据《(雍正)高邮州志》记载,康熙皇帝6次南巡都曾在高邮停留,并在清水潭、南门大坝、南关外等地住宿。御码头是康熙第一次南巡在高邮停泊登岸 之处。《高邮州志》记载:康熙“登岸亲行堤畔十余里,察其形势,召集生员耆老,问其致实之故,细与讲求”。他感慨颇多,留下诗歌《高邮湖见居民田庐多在水 中,因询其故,恻然念之》:“淮扬罹水灾,流波常浩浩。龙舰偶经过,一望类洲岛……”

  由于康熙皇帝上岸时踩过了这个码头,“御码头”一名由此而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码头位于高邮镇御码头路尽头运河岸边,为清代康熙下江南巡视河工、勘察水情时登岸所用。码头为青石铺就,长12米,宽3.5米,有20多级台阶。

  ■不见天日

  因运河改道,御码头曾不见天日

  “高邮里运河故道包括运河故道、东堤、西堤、避风塘、高邮御码头、耿庙石柱等。高邮段里运河是淮扬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段河道集中反映了运河 由湖道向河道演变的动态过程,是全段运河中唯一反映河湖关系的‘活化石’。”据介绍,这一河段最初直接利用湖泊作为航道,为了航行安全,自宋至明清逐渐修 筑分隔河湖的堤防开挖月河,使航道逐渐渠化并因此逐步东移。

  李国耀介绍,由于1956年运河改道,码头已不再使用,当时,由于大运河拓宽改道,在里运河东堤外另开新河即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里运河从此被废弃,御码头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里运河被逐步填平,曾经人流如织的御码头就此被埋入天下,不见天日,御码头和它的辉煌过往,渐渐变得鲜为人知。

  1956年,大运河拓宽改道,在里运河东堤外另开新河即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里运河从此被废弃,御码头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里运河被逐步填平,御码头大部分被埋入地下。

  ■备受关注

  被列为备选遗产点之一

  “高邮御码头作为高邮里运河故道的组成部分,已成为运河申遗的备选遗产点之一。”据申遗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扬州段运河北起淮宝交接处的小涵洞, 南至长江边瓜洲镇,全长156公里,连接了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和白马湖等4个湖泊和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仪扬运河等主要 河流。

  大运河扬州段反映了春秋以来近2500年历代作用的成果,它既是隋代大运河的关键段,也是元代大运河的关键段。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大运河扬州段不仅在漕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有过突出的贡献。

  其中,淮扬运河航道作为大运河(扬州段)的组成部分,其包含的高邮里运河故道成为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高邮里运河故道包括明清运河故道、东堤、西堤、万家塘、高邮御码头、耿庙石柱等,“高邮御码头的恢复将对运河申遗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李国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