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漳卫南河

信息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当您打开全国地图,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在您的眼前,您会发现,长江、黄河、淮河的主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的,而在海河流域有一条河自西南流向东北,这就是漳卫南运河。

漳卫南运河位于东经112°~118°,北纬35°~39°,南与黄河、徒骇河、马颊河为邻,北与滏阳河、子牙河接壤,西靠沁河、东临渤海,是海河流域南系的一条主要排洪入海河道。

漳卫南运河由漳河、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和漳卫新河组成。它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晋、豫、冀、鲁、津的13个地(市)、70多个县(市),流域面积达37000km2,干流长900km。河系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平原。

漳卫南运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漳河古称衡漳,据《书·禹贡》记载:“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衡者横也,古代黄河自南向北流经今河北省南部,漳河自西向东流注之,故称“衡漳”。 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古代是一条河,称作卫河,因源出古卫国(今河南省淇县、卫辉市一带)而得名。卫河汉代称白沟,亦称宿胥洼;隋称永济渠,是隋运河黄河 以北的一段;宋元称御河;明清称卫河、卫漕。临清以下南运河又是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漳卫新河的前身是四女寺减河,四女寺减河的前身是鬲津河。《书·禹贡》谓古黄河下流“播为九河”,据《乐雅·释水》及《汉书·沟洫志》解释,九河中最南的一条即鬲津,其故道西汉时在鬲县(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附近,东流入海,胡渭著《额贡锥指》据唐宋后的地方志所载,鬲津故道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东流经河北省盐山县,在山东省无棣县入海。四女寺减河早在明代即已开挖,但长仅6km,其下游即无河形,又无堤防,起不到减河的作用。建国后,经多次疏浚、复堤,才成为四女寺减河;1971年再次扩大治理,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更名为漳卫新河。

漳卫南运河历史上水患频繁。漳河水浑沙多,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尤其在明代以后,其岳城以下摆动更加频繁。俗有“南不过御(卫河),北不过滏”之说。在御滏之间的广大扇形地带,都留下了漳河的泛迹。从明初公元1368—1942年的575年中,漳河较大的改道达50多次,平均每10年一次。决口次数更是数不胜数。卫河是“本小支大”,支流汹涌而主槽狭小,几乎“每岁必决”。明嘉靖36年(公元1557年),“漳、卫洪流盘旋于元城、大名、内黄、南乐一带……”,“民有攀木而栖者”。可见灾情之重。

漳卫南运河水利开发历史灿烂辉煌。卫河是闻名于世的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奇迹,是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长度是前苏联伏尔加—顿河运河(110km)的26.7倍。不仅长,而且运力很大。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杨广大杭州时,随从官员乘坐几千艘大船,船头和船尾相接,长达200km,仅拉纤壮丁即达80000余 人。南北大运河修成以后,对南北交通的改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继隋而起的唐朝大获其利,促进了唐王朝的空前兴盛。而卫河 的前身,永济渠则是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后,由于泥沙积淤和黄河改道的冲击等因素,加上政治形势的变化,藩镇林立,战乱频生,封建统治者无 暇也无力对运河加以整治,南北大运河的部分河段渐渐淤断湮废,运河已无法全线通航。公元1279年, 由崛起于漠北草原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以其锐不可挡之势灭亡了南宋政权,全国又一次归于统一。元朝统治者一改以往以中原为政治中心的旧制,定都于大都(今 北京),为解决宫廷、百官及庞大驻军等各方面的生活需要,南粮北调就成为元朝统治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初期,江南的粮食经海路北运,但海上“风涛不测,盗贼出没”(《元史·河渠志》),耗时费资,诸多不便。于是元朝政权,根据元世祖忽必烈的旨意,一方面对隋代开通的南北大运河尚无通航的河段,加以疏浚和利用;另一方面又根据元朝政治中心北移,无需再绕道河南的实际情况,在元世祖至元17年(公元1280年)利用汶、泗诸河的水源,向南开通济州河,在山东的济宁至东平之间开辟了一条人工运河。至元26年(公元1289年) 开凿了会通河,从东平直达临清,与旧运河(即隋代的永济渠,现在的卫运河)接通。两年后又打通了大都和通州之间的通惠河,至此,北起今日的北京,南至杭州 的大运河全线贯通,为区别于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习称为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贯串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接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94km,成为当时南北交通的大通脉,而漳卫南运河临清以下的河道,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之后的明、清两代,继以北京为都,运河船只往来如梭,除了运粮以外,南方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北方生产的豆、麦、梨、枣等土产,都通过大运河进行交流。一直到了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大运河被中断。从元代到清代,大运河运行了500—600之久,是很不容易的。

脍炙人口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漳河之滨。早在2300多年前,战国时魏国先后以西门豹、史起为邺令,治邺卓有功勋。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就在现漳河岸边,是我国著名的七朝古都。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郦道元《水经注》曰:“昔魏文候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溉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左思《魏都赋》曰:“西门溉其前,史起溉其后;堰流十二,同源异口;蓄为屯云,泄为行雨。”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引河灌溉工程,曹操在漳河的开发上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据《三国志》记载,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开凿利漕渠,“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把漳、卫、黄三河沟通,是又一条人工运河。河南辉县百泉是卫河之源,早在明代就在百泉河上修建了仁、义、礼、智、信等5座闸,用于引水灌溉和济运保漕。从明代永乐年至清代,在南运河上先后开辟了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兴济减河、捷地减河、马厂减河等,主要是分泄洪水,保证漕运。早在唐代,沧州刺史薛大鼎重开“无棣沟”,使沿河有灌盐之利。

卫河在历史上的特性是“易盈易涸”,为防洪,在南运河上开了多条减河;为保漕通航,又多方开辟水源,隋代引沁水入永济渠,宋代实行过引黄入卫,明清两代实行过引丹济卫、引漳济卫等。


下一篇: 运河帆影